高分辨CT扫描技术在肺间质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8-01-19 05:23皇甫风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4期
关键词:间质性小叶间隔

皇甫风华

(江苏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200)

慢性肺间质性病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肺间质出现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改变的临床综合征,且可能累及肺血管、肺泡上皮细胞,危害性较大[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考虑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一旦患者出现慢性肺间质病变,会导致其临床表现出厌食、乏力、呼吸困难、消瘦等症状,且部分患者还会伴发胸痛、关节痛等,需尽早诊断和治疗。通常认为,该病主要诊断标准包括呼吸困难、缺氧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2]。高分辨CT是一种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在慢性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深入探讨高分辨CT扫描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肺间质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肺间质性病变患者72例。本组72例患者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43~86岁,平均(70.2±8.0)岁;病程15 d~12年,平均(7.8±1.4)年;主要临床表现:气喘、胸闷、厌食、乏力、咳痰、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本研究排除含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肝肾功能不全者、病历资料不完善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常规螺旋CT、高分辨CT扫描。所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SOMATOM 64排螺旋CT机。

常规螺旋CT扫描: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自肺尖到肋膈角连续扫描,层厚10 mm,层距10 mm。电压130 kV,电流70 mA,矩阵512×512。观察野350。实施标准图象重建。

高分辨CT扫描:在常规螺旋CT扫描后,薄层扫描感兴趣区间,层厚2 mm。层距按照不同观察需求决定,通常为2~10 mm。电压130 kV,电流100 mA,矩阵512×512。观察野210。实施高分辨率骨重建。

常规螺旋CT、高分辨CT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共同阅片,采用双盲法,同时被两位医师认可即为有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高分辨CT扫描、常规螺旋CT扫描检出率分别为70.8%(51/72)、38.9%(2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辨CT影像学表现,21例呈现小叶间隔增厚,20例呈现细网状影,6例呈现磨玻璃影,3例呈现蜂窝状影,1例呈现片状浸润影。常规螺旋CT影像学表现:11例呈现小叶间隔增厚,10例呈现细网状影,4例呈现磨玻璃影,2例呈现蜂窝状影,1例呈现片状浸润影。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叶间隔增厚、细网状影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检查方法磨玻璃影、蜂窝状影、片状浸润影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影像学表现及检出率对比 [n(%)]

3 讨 论

当前,临床上诊断肺间质性病变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X线胸片、常规螺旋CT、高分辨CT等,且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弊端,效果不一。而临床上诊断肺间质性病变的金标准为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但是,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属于有创性操作,损伤较大,会增加身心痛苦,不易被患者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不能对肺部损伤类型及范围进行明确;X线胸片早期检出率低。

常规螺旋CT具有无创性特点,不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大损伤,但其早期检出率较低,大多在疾病晚期时才会出现某些影像学征象,影响早期诊断和治疗。而高分辨CT能有效克服这一弊端,其空间分辨率较高,可控制部分容积效应,提升诊断准确性。而且,高分辨CT还能对肺部供应肺小叶的气道、血管、小叶间隔等微细结构进行显示,便于准确认识肺部解剖结构[3]。此外,高分辨CT还能帮助临床医师准确诊断肺间质病变,为肺组织活检提供必要参考依据,且有利于对患者肺部状况进行评估。这些因素促使其在慢性肺间质病变、移植随访等需密切观察肺功能代偿的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理想[4]。

本研究还发现,高分辨CT在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能对肺间质性病变各种征象进行充分显示。本研究中,高分辨CT影像学表现,21例呈现小叶间隔增厚,20例呈现细网状影,6例呈现磨玻璃影,3例呈现蜂窝状影,1例呈现片状浸润影。常规螺旋CT影像学表现:11例呈现小叶间隔增厚,10例呈现细网状影,4例呈现磨玻璃影,2例呈现蜂窝状影,1例呈现片状浸润影。高分辨CT检查小叶间隔增厚、细网状影的检出率明显较常规螺旋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分辨CT整体检出率同样较常规螺旋CT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相较于常规螺旋CT,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发生在肺间质中的细微病变,一方面能对肺间质病变进行准确诊断,另一方面,还能明确病变范围,为经支气管组织活检提供准确取样部位。

因此,在具体诊断过程中,针对常规螺旋CT不能清晰、准确显示的肺间质性病变,可对感兴趣区间实施高分辨CT扫描。但支气管哮喘等弥漫性肺间质病变一般不需要实施高分辨CT检查,而当临床X线胸片不能准确显示、治疗效果不理想、症状较重时,可直接采用高分辨CT扫描。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分辨CT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比如辐射量较大,需要在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优缺点,获得其知情同意,使其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肺间质性病变诊断中,高分辨CT扫描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1]王亚丽,崔彩霞,平 江,等.低剂量高分辨CT扫描观察肺间质病变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3):408-411.

[2]侯迎秋.高分辨率C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5):556-559.

[3]毛光品,潘宇宁.高分辨CT在诊断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病变的价值探讨[J].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572-573.

[4]刘小琴,蔡后荣.胸部高分辨率CT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3,12(2):149-154.

猜你喜欢
间质性小叶间隔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间隔问题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间隔之谜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