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Meta分析

2018-01-19 10:54高炳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2期
关键词:髋部股骨置换术

高炳俊

(江苏丹阳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内固定修复与人工关节置换均为该病治疗的常见手段,在近年来的报道较多。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知网文献库中,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修复术”等字样检索文献100余篇,对其中符合本次研究内容的病例采取Meta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髋部畸形率、内固定松动率及髋关节功能等数据资料,并以此展开综合评估,旨意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知网文献库中,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修复术”等字样(包括中文与英文)检索文献。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①本次检索的资料均符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以此基本条件其样本的病例数均超过10例;②资料均是满足随机、双盲等方法对照试验,即人工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修复组治疗方法效果对比;③选择的文献资料均于国内外专业研究方面发表过,其中亦包含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分析类研究。

1.2.2 排除标准

①研究中仅含一种手术方案,或非随机对照研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报道;②除人工关节置换组与内固定修复外,包含其他几种或多种治疗方法;③非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或老年患者除了股骨粗隆间骨折外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或下肢关节疾病的报道。

1.2.3 质量评估

纳入的资料质量均予以jadad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据2分为报道是否随机对照,是否双盲同样2分,退出研究或随访中失访有无针对性处理计1分;若该资料中采取双盲或随机,且其结果合理,则得2分;若描述不清、结果不合理则的0分;最高分值为5分。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综合统计、评估患者术后内科并发症、死亡率、髋部畸形率、内固定松动率及髋关节功能等数据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索资料分析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7月知网文献库中,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内固定修复术”等字样检索文献100余篇,均是可供选用的资料。

2.2 资料预后比较

通过Meta分析后显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评分较之内固定术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二者疗效、术后内科并发症、髋部畸形率、内固定松动率比较中,两组差异不大(P>0.05),在死亡率比较中髋关节置换术较之固定术更高(P<0.05),表1。

表1 资料预后比较(%)

3 讨 论

在我国近年来人口结构研究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趋势人口大国,因此如何解决老年患者各项身体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因素所致的死亡率等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热点[1]。

本次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通过Meta分析后显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功能评分较之内固定术虽具有一定优势,但二者疗效、术后内科并发症、髋部畸形率、内固定松动率比较中,两组差异不大(P>0.05),由此提示在我国现临床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技术熟练掌握。

综上所述,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采用Meta分析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老年患者治疗中各有优势,同时又存在一定局限性,需临床治疗中根据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应用。

[1] 张超凡,张文明,黄子达,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0):1035-1039

[2] 吴俊学.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川北医学院,2015.

[3] 王 涛.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06(7):72-73.

猜你喜欢
髋部股骨置换术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