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需要正能量

2018-01-19 12:27王娇林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作文训练正能量技巧

王娇林

【摘 要】 目前高三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技巧、轻内容的问题,尤其在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方面比较缺失。本文从高三学生作文现状、形成原因、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正能量:作文训练:技巧

一次,笔者在进行作文立意训练时,突发奇想,要求所教高三班级的学生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结果大出意料——竟然无一学生能够说出。对此,我甚是感慨,深感高三作文训练确实需要正能量。

一、高三学生作文在立意、主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是一所县属高中的高三语文教师。我对近年来本校学生在作文立意、主题方面的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主题局限在日常琐事上,不是考试的挫折,就是情感上的创伤,或者是对家庭、社会一知半解的调侃,很少有反映时代特点、讴歌先进典型、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作文。平时这样,必然在高考中体现出来,正如专家所言“一些考生在作文中满眼是社会的阴暗面,大谈到处是腐败丑陋,今天某个大官‘出事了,明天某个明星‘出事了,颇有愤世嫉俗的味道。”我想,我们学校出现的这种问题,绝不是个别现象,在其他学校也一定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二、多方原因造成了学生作文正能量的缺失

首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根子出在教师身上。我们很多高三教师受升学思想的影响,把作文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文法技巧的训练上,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放松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的引领。作文教学中只重文章套路、漠视文章灵魂,导致很多作文主题浅薄、情感低下。其次,学生受升学压力影响,远离生活,与世隔绝。在紧张的高三生活中,学生都过着家庭(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几乎从不主动关心社会热点,不去了解时代气息,更不关注政治形势,躲进了复习与考试的“象牙塔”,失去了生活的源头活水。加之不去进行理性思考,所以直接形成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单调乏味的作文主题样式。第三,家长、社会也有意无意的降低了高三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要求。

三、师生合力营造正能量作文

作文水平的提高,引导靠教师,主体是学生,而在作文中反映正能量需要师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

1.高三教师要转变单纯的升学思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认识。作文教学不仅只是教学生作文,也是教学生做人。不仅是训练学生文化,也是塑造学生性格,不仅为了高考,更是影响学生终生。所以,我们只有提高对作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才能改变“重文法、轻文意”的做法,理直气畅地倡导作文的正能量。

2.高三作文教学中要保证一定量的正能量训练练习。一是宣讲正能量知识,培养一切给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二是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融入一些有关正能量的专题训练。三是组织一些正能量的文化活动,譬如班级辩论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

3.高三学生要善于对所学知识及社会热点事件和现象进行思考,从中吸取正能量,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反映到自己的写作中。张德超先生提出“活语文”的思想,要“让学生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奔腾不息的河流”,“语文的学习对象是活生生的整个现实世界”,“生活之‘活,语文要有真切的生活味道。”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正能量,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譬如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心和焦虑。同时,“感动中国”、“最美”人物评选中的先进模范事迹又深深地拨动着国人心灵中柔软的神经。善良、正直、温暖、相助是人们共同渴望的,爱与善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同学们应该从这些活生生的材料中吸取养料,充实自己文章的正能量。

4.高三学生还应该掌握一些反映正能量的写作技巧

(1)定好立意与观点。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里明确规定“思想健康,符合道德规范,观点积极向上“,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作文一定要观点正确。要作文,先做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写出带有正能量佳作的前提。广大高三学子在紧张的复习之余,要抽出时间和精力学习、了解反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文献,把握时代脉搏,理解社会需求,加强身心修养。文章思想观点是否深刻、新颖,功夫在书外,功夫在课外。

(2)选好写作角度。中学生社会经验尚不丰富,写作时,不必触及自己陌生的领域,去写宏大的主题,因为那样很容易陷入内容空洞、言之无物的误区。立意时,首先可以去关注身边的人,接近他们的梦想,发掘出那些平凡的、感人的、释放着积极的正能量的朴实或高贵的精神、品质,进而将之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其次,可以立足身边小事,从精神文明、社会道德等层面反映正能量。

(3)做好素材积累。高三学生要自觉学习有关正能量的知识,积累一些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素材。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现今最强大的正能量,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再如,人的意识就是一种无形的能量,也可以称为意念力。这种能量可以影响和改变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发展方向,也可以直接对事物产生改变。所以,态度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充满热心、希望与信念等也是正能量。又如,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它才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同样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

(4)练好语言风格。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运用积极、幽默、感人的语言进行叙写、议论和抒情,尽量少用消极、忧郁的语言,切切不要图发泄,情绪写出格调低下、情感颓废的语句,在语言表达上更好地传递正能量。

最后,要说明的是,笔者的用意不是将作文课上成政治课,而是针对时下作文教学忽视先进思想、淡化积极情感等现象有感而发。不当之处,方家见谅。

【参考文献】

石桂勤.高考作文存在的問题及对策[J].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09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文训练正能量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命题作文训练中的命题方式初探
作文训练的前与后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