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风景道建设浅析

2018-01-19 02:48李多姿
现代园艺 2017年9期
关键词: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李多姿

摘要:针对山地旅游风景道交通体系建设设计特点,对道路建设标准、交通牌示系统设计、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河北平山某山地旅游风景道交通体系设计实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风景道;道路建设;交通牌示系统设计;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风景道是一种路旁或视域之内,拥有审美风景的、自然的、文化的、历史的、考古的和增进游憩价值的景观道路,是交通价值、景观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自然价值、文物价值等多重价值的融合。

山地旅游风景道实现了道路从单一的串联山地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游憩和保护等复合功能的转变,顺应了交通规划、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和自驾车游发展趋势,受到了政府、投资商、旅游者和山地居民越来越多的重视和青睐,在交通、景观、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游憩、环境保护和带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项目概述

平山县某山地旅游风景道主要依托平山县外环路,串联平山中山国、南甸河、驼梁、营里、北冶、温塘和东方巨龟苑七大旅游片区,是平山县周边乡镇之间重要的交通路线、经济路线、旅游路线,部分道路为太行山区山地道路。省会石家庄主城区距离风景环线东入口——东义羊村约30km,且有西柏坡高速相连,交通极为便利。

2山地旅游风景道建设特点

2.1建设条件

山地道路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山脉相连,高低起伏,坡大沟深,山崖陡峭。道路沿线的山岭、坡地、河流,构成诸多靓丽景色。建设过程中需克服高差大、地势险峻的不利条件,是山地旅游风景道的首要设计特点。

2.2最优成本建设

在风景道设计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道路,尽量不占、少占景观用地,对现有道路进行合理改建、扩建或加工维护改造,尽量避免重复建设,以节约投资和减少新修道路对植被等自然环境的破坏。

2.3与沿途景观相互融合

景观质量在风景道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山地风景道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各景观段建设要突出主题体现美学法则,体现出山地自然和文化景观的特色。建设中要保障风景道及其道路两侧视野范围内生态效益的优先地位。同时注重道路景观打造,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的和谐统一,使路

3山地旅游风景道路设计

3.1道路建设要求

3.1.1建设形式及标准。山地旅游风景道应具备机动车道、综合慢行道以及机非隔离带。平山县某山地旅游风景道规划道路面总宽度为12m,其中机动车道宽度7m为双向两车道;机动车道两侧分设用于行人徒步和自行车骑行综合慢行道,单侧宽度为2m,为保证游客安全在机动车道和综合慢行道中间,设置机非隔离带,避免人车混行。

3.1.2进出入口设计。为了更好区分普通山地道路和山地旅游风景道,需设置2处以上出入口,并设置大门景观等设施。平山县某山地旅游风景道设置4处主人口,分布在环线四周,方便游客从不同方位的进出风景道。

3.2交通牌示系统要求

3.2.1道路指示系统。图像具有直观、形象、平面空间有效利用等优点,基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选取有通用性的标识牌在道路沿途设置。(如图1、2、3)

3.2.2交通标识系统。(1)悬挂类标牌:参考国标专为风景道设计车辆用悬挂类标识牌;(2)道路标线。

3.2.3节点标识系统。依据标识系统在风景道中的相关功能,将节点标识系统分为引导、解说、指示、命名、禁止和警示等几项功能类型(如表1)。

3.3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风景道的基础设施是指保障游憩休闲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的一般物质条件,具有先行性,包括环境卫生、照明、安全防护等。基础设施的布设密度应因地制宜,建设的同时不能对风景道所经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和破坏。

3.3.1道路环卫设施。风景道应配备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包括生态厕所、固体废弃物收集及转运以及雨水生态化处理等,其作用是严格防止各种生活垃圾对风景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①旅游厕所:保证开车15-30min内有1座生态厕所,在主要停车场及主要服务节点周边严格按照《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建设旅游厕所。风景道其他位置结合项目及服务节点设置小型生态厕所。②垃圾桶:在沿途每隔1000~2000m配置1个垃圾桶,需采取分类回收方式。在游客聚集的地方适当增加垃圾桶数量。③生态雨水收集:在容易存积雨水的地段设置生态雨水收集装置,将雨水通过排水渠排入道路两侧,并利用雨水灌溉,建设雨水花园。

3.3.2安全防护设施。①护栏:在山路及其他危险路段设置符合道路安全标准的公路专用金属或石头护栏,以防车辆冲出路面。②交通安全: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进行建设,设置机非隔离带;在道路交叉口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设置信号灯、减速带、标识牌等安全设施。③消防安全:各项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消防标准、规范,确定防火等级,健全消防设施,车行路要满足救灾的消防通道要求,满足防火救火需求。④防雷安全:按照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铺设防雷接地设施。沿途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顶端设避雷设备。⑤应急救援安全:风景道中应配备完善的通讯系统以及应急呼叫系统,必须满足游客的沟通、呼叫需求。完善风景道的通讯网络,消除手机信号盲点,保障通讯的畅通性。结合道路报警系统,风景道上应设立安全报警电话,作为应急呼叫系統的重要组成部分。

3.3.3夜景照明设施。以“低碳、绿色、环保”为设计理念,结合道路、场地及设施建设,合理设置照明灯具及布局方式,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风景道中照明设施包括固定和流动2种形式。在风景道两侧和周边景观节点可设置固定照明设施,但仅限重要节点上,以保障游客安全、通行,防止犯罪活动,而离风景道较远的生态景观以流动照明方式为主。照明的范围和强度以不干扰动物生存、繁殖、迁徙生活为基本原则。

3.3.4建设内容。夜景照明工程包括风景道、观景平台、景观小品、桥梁等设施照明和草坪、树木等景观照明。

4结语

在山地旅游风景道交通体系建设中,因地制宜、灵活地选取道路设计指标,采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探索道路建设与环境保护、车辆行驶安全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促进道路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完美结合。

(收稿:2017-04-21)

猜你喜欢
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
浅谈公路路基雨季施工措施
关于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及施工企业管理若干见解
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城市规划与道路建设规划
为了帮包村的明天更美好……
亚投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浅谈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