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2018-01-20 19:47宫卫东张永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骨瓣开颅术式

田 野 宫卫东 张永惠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抚顺 113008)

颅脑损伤为外界创伤所致的颅部损伤,患者常表现为记忆缺失、意识丧失及神经功能障碍。尤其为重度颅脑损伤,其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8分[1],则患者的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目前,于此类患者,临床中对其手术指征及时机进行掌握,并予以正确的手术方案治疗,才可提高其存活率[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重度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为(37.41±2.76)岁,患病至抢救时间为2~6 h,平均患病至抢救时间为(4.34±0.39)h,依据其致病因素进行分类,交通事故伤28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5例,砸伤2例。所有患者均行脑部CT监测,其脑硬膜外水肿18例,脑水肿14例,脑挫伤并硬膜下水肿13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4~7分,平均GCS评分为(5.34±087)分。单孔散大者33例,双孔散大者12例。依据其伤情采取ISS评分,其患者的ISS评分为21~55分,平均ISS评分为(33.35±3.54)分。

1.2 方法:上述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均维持气道通畅,医护人员迅速将其呼吸道分泌物清除,予以急诊气管插管措施,依据其具体情况建立静脉通道,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依据患者的手术指证,实施相应的手术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观察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

1.3.2 疗效判定标准:本研究依据GOS预后评分情况[3],将其治疗效果(预后情况)限定为以下5个等级,具体如下,Ⅰ级:无任何生理意识、死亡。Ⅱ级:植物状态(反应较小,例如患者清醒时,眼睛可睁开或一直睡眠)。Ⅲ级:重度残疾,患者清醒,但残疾,须依靠他人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照理。Ⅳ级:轻度残疾,患者可在受保护的情况下正常活动。Ⅴ级:恢复较好,与常人无异,偶有轻度缺陷。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4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为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45例患者中,GOSⅤ级15例(33.33%),GOSⅣ级13例(28.89%),GOSⅢ级12例(26.67%),GOSⅡ级4例(8.89%),GOSⅠ级1例(2.22%)。

3 讨 论

急性期重度颅脑损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交通事故伤的发生较为多见,青壮年较多,男性高于女性[4]。重度颅脑损伤急性期ICP急剧升高,导致脑疝形成,脑干于长时间受压下导致缺血、坏死,形成不可逆损伤[5]。同时,ICP持续性升高,促使CPP降低,加剧广泛性脑缺氧、缺血,形成全脑继发性损伤。当ICP上升至70 mm Hg,CPP降至15 mm Hg左右,致使脑循环停止,引起脑部死亡[6]。

结合本组数据及资料,及时的对颅脑损伤予以早期手术治疗,有效的对颅内高压进行缓解,避免了继发性脑部损害,以此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包括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式,开颅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式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式。其脑挫裂伤,DAI、丘脑下部损伤及DBI为主要原发性脑损伤,如治疗不及时,将并发脑水肿、颅内血肿等继发性脑损伤,危及患者生命。

结合本文研究资料,笔者总结出,其意识障碍进行加重,且出现一侧定位体征,予以脱水治疗无效且病情继续恶化;于CT显示下脑中线于对侧移位在5 mm以上,且脑室受压或阻塞现象;脑皮层挫伤伴随脑内血肿,且脑结构于压力作用下产生移位可为其重度脑损伤的原发性脑损伤指征。其继发性颅脑损伤指证如下[7]:①患者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且GSC在8分以下或进行性加重;②于CT下血肿容积在20 mL以上;③颅内压显著升高,血肿较厚且集中,中线结构位移在5 mm以上;④幕下血肿在10 mL以上,患者的意识恍惚或清楚。

结合本组资料,于患者手术指证掌握的前提下,依据其病情程度对其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其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其术前意识状态、年龄及血肿大小具有显著关系。本组研究中,弥散性脑肿胀的预后较差,硬膜下血肿次之。本文研究中,病死或植物性生存的患者均为年龄较大者,且多死于过渡期并发症,主要死亡因素为颅内压急剧升高,脑部灌注压降低,导致脑部损害继发性加重,故本研究总结出,争取患者的颅压代偿期时予以开颅手术,当患者发生脑疝时应立即予以开颅手术,于呼吸停止前予以开颅,综合分析病情,对手术指证进行掌握,确定手术方案,予以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可满足大多数脑挫伤患者的需要,该术式不易产生切口疝,降低再出血及再度脑水肿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情况。术中将颞叶海马沟回抬起,复位脑疝,维持脑底池通畅,于术后置留引流管,可通过血性脑脊液的引流降低颅内压。

本组研究数据显示,45例患者中,GOSⅤ级占比33.33%,GOSⅣ级占比28.89%,GOSⅢ级占比26.67%,GOSⅡ级占比8.89%,GOSⅠ级占比2.22%。 表明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指证及时机进行合理的掌握,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以此改善预后情况,促进机体康复 。

猜你喜欢
骨瓣开颅术式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比较分析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改良Miccoli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疗效观察
77 例腹腔镜输卵管积水不同术式与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