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44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8-01-20 19:47汪新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腰背内服药方

汪新明

(武山县中医医院,甘肃 武山 741306)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随之工业、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由于高处坠落而造成腰肢骨折的数量日益增加。临床上普遍采用长期卧床休养传统治疗方式,然而,骨质疏松、腰痛腹胀等、便秘、小便失禁并发症频发出现。基于此,本研究尝试采用常规保守+中药内服+针灸结合方式,并同常规保守治疗进行分组对比,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2年10月至2017年8月期间治疗的8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符合胸腰椎骨折临床诊断标准[1],且全部患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为50~82岁,平均年龄(68.7±2.2)岁;损伤原因:40例高处坠落,24例交通事故伤,24例跌倒。以病床奇偶性的分组方法将本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两组上述资料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影响本次研究结论(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椎弓根钉内固定常规手术方式,手术结束后,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并躺在硬板床上,然后注射50 U/d鲑降钙素,注射两周后将剂量调整为50 U/2 d,同时每次服用30 mg乐力钙胶囊,每天2次。

1.2.2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中药内服:早期药方:15 g丹参,10 g生地黄,乳香、当归各8 g,赤芍,红花、桃仁、木香各6 g,黄柏5 g,甘草3 g;中期药方:补骨脂、桑寄生各15 g,续断10 g,白术、茯苓各8 g,赤芍、当归各6 g,甘草3 g;后期药方:威灵仙、熟地黄、骨碎补各15 g,自然铜、续断、天花粉各12 g,白芍、牡丹皮各10 g,山茱萸5 g。用清水煎服,每天服用1次,共需坚持服用8周。②针灸:使用3~4寸毫针刺入患者足三里、华佗夹脊、承山、环跳等穴位,扎入后再上下捻转,并实施电刺激,留针20 min[2]。

1.3 观察指标: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功能予以准确评价,采用Frankel评分开展评价活动;同时对患者腰背疼痛情况进行VAS评分评定。在评价过程中,如实记录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临床效果观察:参照欧凯军研究临床效果评判标准[3]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是:治愈:骨折愈合,腰背部疼痛消失,日常活动不再受到限制;好转:骨折症状基本消失,腰背痛有所好转,日常活动能力逐渐恢复;未愈:骨折症状依然存在,患者腰背痛严重,日常活动完全受限。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并用方差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通过不同治疗方案后,对照组中28例治愈,11例好转,5例未愈,临床总有效率为88.63%;观察组中33例治愈,10例好转,1例未愈,临床总有效率为97.72%。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大(χ2=4.2541,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评分、VAS评分对比:治疗前,对照组Frankel评分为(2.1±0.4)分,VAS评分(6.2±0.8)分;观察组Frankel评分为(2.2±0.1)分,VAS评分(6.3±1.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对照组Frankel评分为(3.2±0.8)分,VAS评分(3.1±0.5)分;观察组Frankel评分为(3.8±1.3)分,VAS评分(1.4±0.2)分。相比于治疗前,两组评分均有所变化,但是观察组改变幅度更明显(χ2=11.257,P<0.05)。

3 讨 论

临床上,胸腰椎骨折普遍因间接外力、非暴力性损伤所引起的,多发于T11~L1,骨折部位疼痛,并出现了各种运动障碍情况[4]。另外,胸腰椎管内存在大量脊神经,如果骨折对神经造成了损伤,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瘫痪等严重后果。针对并未出现神经损伤的患者临床普遍采用保守治疗方式,但是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则必须接受手术治疗。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调查得知,中老年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这主要是因为这一类人群身体内钙物质流失严重,肝肾严重亏虚,骨代谢失去平衡,只要是轻微的撞击均会造成胸腰椎骨折的出现。现阶段,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频发,胸腰椎骨折发病率呈现出增长趋势,发展成为了骨科常见、典型的骨折疾病。胸腰椎骨折患者如果临床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则会出现运动障碍,并且诱发腰腿痛症状,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开展。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牵引过伸手法复位方法,同时实施矫正后凸畸形,且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补钙治疗,从而有效改善骨质量,促使骨折早日愈合。另外,手术治疗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越早接受手术效果越好,脊椎损伤早期完全复位是其主要治疗原则,促使患者早日下床运动,预防出现腰背疼痛症状,从而进一步优化患者生活品质。通过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能够促使骨折尽早恢复,降低椎骨内的压力,使得患者早日恢复运动功能。

中医理论[5]指出,虽然肢体部位发生骨折,但是骨折后患者往往气血不畅,从而损伤机体内脏,因此疏通经络气血、祛瘀止痛是临床治疗骨折的关键点。本研究基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辨证治疗的原则制定出不同时期汤剂开展治疗:早期药方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效果;中期药方具有通络生血、疏筋补气之效;后期药方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骨之效。研究分析以上药方得知,各种中药合理配伍,共同发挥强筋健骨、止痛补肾的功效。同时,在治疗过程实施针灸治疗,有利于帮助患者驱除疲劳,活络胫骨,止痛补肾,从而进一步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部分患者腰背疼痛感消失,且能够自由行动,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小,患者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充分说明了相比于常规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症状,缓解腰背疼痛感,对于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及VAS评分对比得知,虽然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背功能均有所改善、疼痛症状均有所好转,然而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够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这主要是因为内服中药“补益肝肾、补血活血”的功效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也彰显了现代医学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含量理念。

总之,在治疗胸腰椎骨折过程中,基于中医整体理念,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内服益气活血的中药方,再配以针灸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同时,在中药内服中基于骨折早、中、后3个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中药方,通过祛瘀活血、通腑排便、舒筋活络、补肝补气血辨证治疗方式,促使骨折部位早日恢复功能。对于胸腰椎骨折而言,这是一种临床疗效佳的方法,值得临床积极借鉴和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腰背内服药方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张老师的“药方”
腰背酸痛抖小腹
痛痹定痛胶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呃逆内服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诊治“交通病”的新药方——解读《2017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
风油精内服最多4~6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