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室护理的舒适护理实施效果评价

2018-01-20 19:47么静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舒适度体位手术室

么静姝

(吉林省人民医院综合手术部,吉林 长春 130021)

舒适护理属于新兴护理模式,是将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护理干预的服务模式,其实施的目的不仅是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同时还重视给予患者精神方面的慰藉[1],让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获得最大限度的舒适。手术室护理工作重视强调患者的配合与信任,舒适护理的实施可以让患者以最优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2],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对手术的顺利开展有重要助益。

1 手术室护理要求

手术室护理的首要工作是环境护理[3]。在医院中手术室一般位于比较安静的地方,且室内消毒要求严格,术者与参与者均需戴好口罩、手套,穿上无菌衣。护理人员需确保手术室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并见无菌物品、手术器械及一起准备完善。在护理期间,护士需为患者待手术部位做好消毒处理,展开麻醉后输液管理。手术室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尤其是无菌手术,护士应加强无菌措施,确保消毒工作到位。

2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措施

患者进入手术室这一陌生环境后,常会因陌生感或不安全感产生焦虑、担心等不良情绪[4],这些情绪极易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手术的开展。同时,患者的舒适度还会受到室内噪音、被动体位、低温、疼痛等因素的影响。在为手术室患者展开舒适护理时,应充分考虑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针对性的展开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时间正是他们身心状态最为脆弱的时间,护士应充分考虑患者的身心状况,关注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所谓心理舒适度指的是患者的被尊重感、满足感与安全感等感觉。术前1天,护理人员应展开术前访视,主动为患者讲解手术相关信息和知识,消除患者对手术室及手术的陌生感,并告知患者手术配合方法。通过交流,可建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降低手术应激心理。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尽量站在患者旁边给予适当的安抚及安慰,可握住患者的手,缓解患者心理负担。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对患者的配合表示感谢,并说明由于患者的积极配合,手术得以顺利完成,促使患者康复信心增强。

2.2 体位护理:手术期间体位的选择可直接影响患者的舒适度[5]。传统手术体位重视为术者提供方便,对于患者的功能位和舒适度关注较少。护士应帮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护理,根据手术需要、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体位,使之符合患者舒适要求。如截石位是手术常用体位,可对其适当改良:在小腿的中下部位放置腿托,使得小腿平行于手术床,大腿和小腿、大腿和身体的夹角保持90°,以缓解术后造成的大腿内侧肌腱拉伤、疼痛或双腿疼痛等问题。对于侧卧位患者,可将一大枕头置于患者双腿之间,促使上面腿压力减轻,并在手术两边进行撑架安装,垫好海绵垫,用一条中单盖住患者臀部并以安全带适当固定,提高患者舒适度与稳定性。

2.3 环境护理:在手术室设立等候区,将患者聚集在等候区,给予鼓励和安慰,消除患者孤独感,让患者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对于术中清醒患者,可让患者戴上耳机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促使其精神放松。手术间应保持素净,确保器械台、手术推车平稳无声,展开各项操作时动作轻柔;当仪器发出警报声时,及时为患者说明。

2.4 低温护理:麻醉和手术极易引发体温失调问题,最常见的是低温。多数手术患者在术中体温不足36 ℃[6],特别是小儿、老年人、手术时间比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低温。为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术中可应用保温毯来维持患者正常体温,避免麻醉或手术因素导致温度下降;对于小儿可采取充气式保温毯,减轻患儿不适。在患者进至手术间之后,应盖好无需暴露的部位,如患者行腹部之下的手术,应帮患者盖好肩部和颈部,而非下肢手术科为患者穿上加厚的弹力袜套,以小棉被将下肢盖好。秋冬季节在转运患者时,可在转运床上铺上电热毯,接送患者前先行预热,在运送期间让患者获得温暖与舒适。

2.5 细节护理:若患者进至手术室后口唇干燥,可以温棉签湿润其口唇;在麻醉期间为患者遮盖隐私部位,保护患者隐私,让患者获得尊严感和被尊重感。当患者疼痛时,护士应给予同情并鼓励患者表达感受。护士应改进传统术前准备方式,将术前准备时间缩短,减少术前准备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注重细节护理,如对尿管或胃管插管困难的患者,可于麻醉之后置管,减轻插管造成的不适感;若患者静脉穿刺困难,应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穿刺;对于多路补液患者在麻醉前应先以小针头输液,麻醉之后再换成粗针头,避免疼痛导致不适感。手术结束后,摈弃传统的四人搬运法,采用卷轴法或搬移布单法运送患者,避免震动导致患者不适或疼痛。

2.6 术后护理:巡回护士将患者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认真交接班,并主动告知患者家属手术开展情况、术后注意事项、术后保持患者舒适的注意事项。术后次日展开探视,查看患者伤口愈合状况、有无切口疼痛或感染等,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合理的饮食或运动方面的意见,并做好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工作。

3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

我院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上述措施展开舒适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术中的舒适度,确保各项手术顺利开展,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并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和谐。同时,通过舒适护理的实施,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逐步增强。

4 讨 论

常规手术室护理工作只是为医师手术提供配合,展开简单的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重视的是手术,而并非是患者,且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之间缺少良性沟通,对于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关注度不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大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改进手术室护理观念和护理措施势在必行。

舒适护理这一护理新模式对手术全程中患者的身心状态和身心需求给予了更多关注,力争让患者获得亲人一般的温暖,使之感到舒适,从而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这样患者对于手术也会充满信心,可主动配合手术操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在实施舒适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提供良好而温馨的手术环境,还应综合考虑可能会影响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各种因素,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消除不良因素造成的干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另外,护士需给予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减轻患者疼痛,重视细节优化,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护理措施,争取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舒适护理干预。

总而言之,舒适护理的实施可以让手术患者获得安全感、舒适感,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可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舒适度体位手术室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