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并发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1-20 23:11赵永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赵永奎

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是临床中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发病速度快, 且病情严重, 在早期若得不到及时治疗, 很容易进一步发展为腹膜炎, 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休克甚至是死亡,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生存率[1,2]。临床中主要是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传统的常规开腹修补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 而且手术时间较长, 增加手术风险, 所以恢复时间较长[3,4]。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手术得到广泛使用, 本文选择本院120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并发胃穿孔临床效果研究,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5例, 女 25例;年龄30~75岁, 平均年龄(58.1±6.1)岁。观察组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9.1±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有胃溃疡以往病史;上腹部存在疼痛感(压痛、反跳痛等);经过X线片检查能够明显看到膈下积气;经过超声检查能够明显观察到存在腹腔积脓病变。所选择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修补术, 行气管插管, 并实施全身麻醉, 放置引流管, 在手术完成后的3~7 d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拔出。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 行气管插管, 并实施全身麻醉, 建立二氧化碳气腹, 并将腹腔镜放置在脐部下方, 做操作孔的位置为两侧锁骨中线肋缘下方的1~2 cm处。使用腹腔镜仔细探查腹腔内情况, 并将腹腔内的积液等进行有效清除, 并缝合穿孔, 接着闭合穿孔位置, 使用周围处的网膜将穿孔处进行覆盖与固定。使用温生理盐水将腹腔冲洗干净, 并置入引流管, 当无液体排出的时候拔除。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手术各项指标(包括肛门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食欲佳, 胃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胃酸分泌情况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 病情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为38.3%(23/60), 有效率为55.0%(33/60), 无效率为6.7%(4/60), 总有效率为93.3%(56/60), 并发症发生率为3.3%(2/60);对照组显效率为26.7%(16/60)、有效率为45.0%(27/60)、无效率为28.3%(17/60), 总有效率为71.7%(43/60), 并发症发生率为18.3%(11/6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的7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988,P<0.05)。

2. 2 两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肛门通气时间为(22.6±6.3)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3.7±3.5)h、住院时间为(5.7±1.3)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46.1±7.0)h、(36.1±4.8)h、(9.7±1.7)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329、29.208、14.478,P<0.05)。

3 讨论

胃溃疡并发胃穿孔可分为慢性、急性、亚急性胃穿孔,急性穿孔是胃溃疡并发症中非常常见且严重的一种, 通常是由于溃疡或者外伤等引发, 所以在治疗此疾病时, 需要尽早确诊并进行治疗, 避免病情更加严重[5,6]。

常规的传统开腹修补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而且手术时间较长, 进而手术风险也会增加, 由于麻醉、视野等多种因素作用, 对盆腔内、肠间等具有隐匿特点区域的积液等不能够有效清除。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使用腹腔镜探查其腹部, 具有清晰且广阔的术野, 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7,8]。腹腔镜由于属于微创手术, 对病变位置与周围组织所造成的损伤较小, 所带来的疼痛感相应较轻, 并且出血量少, 所以术后能够尽快恢复, 而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造成的损伤大, 不利于手术后进行恢复[9,10]。本文研究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经过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短, 住院时间缩短, 也为其及其家庭极大减轻了经济负担。由于切口小, 所以发生感染的几率也相应较小。在进行手术时, 腹腔中的脏器不会与外界直接接触, 而传统开腹修补术会长时间暴露在外界, 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 给予胃溃疡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 促进康复, 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1] 姜涛, 张少成, 高海冰, 等 . 经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研究, 2016, 24(4):39-40.

[2] 何志刚, 何永忠, 孔凡东, 等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效果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 10(18):2705-2709.

[3] 晋志科, 刘涛, 李宗涛. 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溃疡性胃穿孔的疗效对比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4):637-638.

[4] 蒋家著, 孙海涛. 腹腔镜下急性胃穿孔手术92例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7):92-93.

[5] 陈子彪, 陈聪, 王观胜, 等 . 腹腔镜下和常规开腹胃穿孔修补术在治疗胃溃疡性穿孔中的效果对比.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 37(24):3043-3044.

[6] 白小彬.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41例中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4):457-459.

[7] 靳和平.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对炎症因子的影响.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7, 22(10):734-737.

[8] 侯花屏, 冯江, 刘新奇, 等.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胃穿孔的临床观察.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7(6):502-504.

[9] 金泽. 对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22):106-108.

[10] 李龙军.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64):12548.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细致化护理对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顿火锅吃出胃穿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