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例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2018-01-20 23:11李秀红周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维持性心血管年龄

李秀红 周芬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这几年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 使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进一步提高, 但每年仍有部分透析患者死亡[1]。尿毒症的主要原发病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良性小动脉硬化症排在前三位, 心脑血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减少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 是减少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关键[2]。本院自建立透析室以来, 对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死亡原因, 提出防治措施, 早期干预,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7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大于1个月的患者进行统计, 61例死亡患者中男48例、女23例, 年龄26~78岁, 平均年龄 (53.1±14.6)岁,>60岁的30例, 原发病糖尿病肾病19例, 慢性肾炎17例,良性小动脉硬化症11例, 肿瘤 7例, 多囊肾3例, 梗阻肾病2例, 间质性肾炎2例, 透析时间1月~11年, 平均透析时间(2.34±0.34)年。

1. 2 方法 所有患者按常规碳酸氢盐(supercarbonate)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1~3次/周, 每次透析4~4.5 h, 以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钙为抗凝剂, 血流量200~300 ml/min,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透析机(Fresemus4008s)聚砜膜透析器, 面积1.5 m2, 透析器及管路一次性, 血管通路为临时中心静脉置管, 内瘘及半永久置管。

2 结果

61例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22例, 占总人数比36.1%, 年龄26~78岁;心力衰竭15例, 占总人数比24.6%, 年龄60~78岁;脑出血13例, 占总人数比21.3%, 年龄40~60岁;全身衰竭7例, 占总人数比11.5%, 年龄60~78岁;感染4例, 占总人数比6.6%, 年龄60~78岁。

3 讨论

尿毒症的主要原发病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良性小动脉硬化症排在前三位, 心脑血管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减少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 是减少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死亡于心力衰竭的患者, 存在透析间期饮水过多, 体重增长过多, 易造成体液和血液波动, 血压不易控制, 长时间导致心脏肥大, 心肌缺血, 心肌顺应性下降, 肺动脉高压, 导致心衰[3,4]。此外患者多数因经济条件困难每周透析3次,透析不充分、高毒素状态、贫血严重、电解质紊乱、钙磷代谢紊乱导致心肌纤维化等, 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另外贫血、炎症可引发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很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就存在心血管疾病, 并且伴随糖尿病等并发症也进一步加重病情发展, 另外, 与血液透析相关的血流动力和代谢因素也能够促进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展[5]。

脑出血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脑出血患者发病年龄小, 这部分患者原发病为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 平时血压不易控制, 长期导致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弹性差, 对血压波动耐受性差, 透析长期用抗凝剂都有关,患者出血量较大, 不易抢救[6]。

全身衰竭的患者大部分为高龄患者, 同时伴有肿瘤等相关疾病, 逐渐出现全身衰竭。因经济原因自动退出也占比例较大, 因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仍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农村无力长期血液透析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而放弃治疗, 有待国家政策的改善[7]。

血液透析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很多血液透析患者会并发感染状态, 通过研究提示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的重要因素, 由于血管路通、透析用水污染以及体外血液循环等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并发感染, 伴随血液透析技术的管理的完善, 该病的相关感染以及逐渐减少, 在61例患者中只有4例因感染死亡, 其他感染发生概率较多, 本次研究显示, 死亡与感染的患者年龄多半较大, 血液透析前血白蛋白明显较低, 该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并且肺部感染可能导致患者心力衰竭, 加速患者死亡, 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尽早识别患者是否出现感染, 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心力衰竭[8]。

本次研究的61例患者中有1/3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 通过研究表明,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率最高, 为22/61, 许多研究都对血液透析死亡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9], 多半表明血液透析治疗前的疾病与血液透析死亡原因有关, 比如心血管疾病、心理衰竭、脑出血等症状, 还有研究表明[10],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与治疗不及时、透析不及时、就诊不及时有关,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以及导致透析患者出现死亡。本文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样本数量较少, 中心研究比较单一, 主要是对患者死亡原因进行相关分析, 该项研究还应当进一步展开相关探索, 采取更多样本进行分析, 长期随访关注, 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进行深入研究, 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原因。

综上所述, 积极控制血压及血糖, 控制透析期间体重量增长, 纠正贫血, 纠正电解质紊乱, 充分透析, 改变透析方式,增加透析时间, 加强患者知识宣讲, 提高依从性,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1] 韦秀芳, 阮素莲 , 谢兴文, 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3):160-161.

[2] 李双峰, 刘天生 , 李俊岭, 等.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7):91.

[3] 张晓华, 李静, 王利华, 等. 近5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国血液净化, 2015, 14(11):698-702.

[4] 吴国锋, 陈锐 , 李怡, 等. 新增血液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 广东医学, 2017, 38(z1):215-218.

[5] 李天慧, 赵班, 陈献广, 等.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时的临床特征对预后的影响. 中国综合临床, 2017, 33(6):497-501.

[6] 孙晓丹, 刁宗礼, 刘旭, 等.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7):633-636.

[7] 吴芳, 徐海洋 , 李彬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 2017, 39(1):69-71.

[8] 赵显琼.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和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20):112-115.

[9] 宋康康, 赵德龙, 陈香美, 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综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7(5):471-474.

[10] 许秀华, 李彩凤, 梁萌, 等. 10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东南国防医药, 2017, 19(1):16-19.

猜你喜欢
维持性心血管年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变小的年龄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