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途径

2018-01-20 20:14王自华李惠张慧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互聯网网络高校学生

王自华+李惠+张慧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管是普通的在校大学生还是成教生,都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其整体素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心理健康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互联网+”网络平台和媒体终端实践应用为基础,即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平台为媒介,结合应用“互联网+”网络媒体终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进行联结和互动,这是探索适合“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途径新思路。

关键词:“互聯网+”;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网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038-03

一、引言

将“互联网+”列入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互联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这些都标志着“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互联网+”思维并无统一定义,但它的核心逻辑是“互联互通”,把过去相对割裂的、局部的、分散的社会资源通过互联互通形成了新格局,并由此带来了整个媒体生态根本性和结构性的变化,其本质是连接,将互联网作为主语,用互联网加上很多行业[1]。在高校学生生活圈,基于“互联网+”的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工具,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客户端的普及,他们成为了富有个性的麦克风,不仅能随时随地接受各种信息,还能随心所欲的发布信息、表达自我。“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冲击,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新的教育机遇。

二、“互联网+”时代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冲击

1.对工作手段的冲击。基于“互联网+”的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工具的应用,对一对多的心理课堂知识灌输模式、电话或面对面预约的心理咨询方式、纸质的心理测评等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段来说是一种冲击。在这个网络媒体中,社交与教育占用了高校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吸引了他们广泛的兴趣,他们更愿意用手机做在线测评,动动手指就能咨询问题,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知识,甚至在社交媒体上能互相讨论、彼此吐槽。

2.对工作程序的冲击。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媒体工具的盛行,对心理健康工作中一味地对心理危机事件信息封锁的做法带来了挑战,一旦任何负面消息有些蛛丝马迹,都可能通过自媒体平台被改编、散布,给学校、当事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带来伤害。如何及时做到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修缮以往的工作程序,是对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考验。

3.对工作对象的冲击。时下的微信控、微博控、手机控等未必不是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写照,课堂上也能见到一些学生玩QQ、刷微博、看微信、听音乐。许多学生毫无节制地在各种信息中流连忘返,沉溺于虚拟世界而不能自拔,出现逃课、自闭、心理错位、情感失衡等症状,丧失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其个体的社会功能不断弱化,以至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甚至出现了“交往恐惧症”、“交往焦虑症”、“网络依赖症”、“网络孤独症”等心理问题[2],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增强工作的渗透性。“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带来了个体间的平等和互动,任何人在这里都可以自主发言、自由评论、自如去留,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或及时在线交流等方式,可以把教育内容迅速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心理健康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2.有利于促进工作的规范化。“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的即时性、裂变性等特点,决定了任何消息都可以在瞬间轻而易举地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共享与交流。强烈的信息传播渠道和速度的变革,促进了我们工作的敏感性、主动性、效率性的提升,同时心理健康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媒体来大规模、主动、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从而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3.有利于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互联网+”时代为每个个体提供了一个自主化、私人化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发布、共享、交流信息,可以更便捷、轻松地表达观点、倾诉心声、展示个性,进一步促进了他们与社会的关联和主人翁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养成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增长探索经验、自主学习新事物的习惯。

四、“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途径

本文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平台的实践应用中探索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发展新思路,即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结合应用“互联网+”网络媒体终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进行联结和互动,促进并形成引导式、个性化、朋辈式、精准化、系统性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面。

1.引导式心理健康建设的网络路径。通过校园生活信息系统、网站专栏、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平台,主动建立专题性网络内容,占领大多数大学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自媒体网络终端用户。通过关注和搜集大学生的生活圈,了解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年级特点的学生,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图像、风格等,发起具有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的心理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在笔者所在高校,我们通过设置“心理书屋”、“心理影院”、“心理咨询室”、“心理课堂”等专栏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微博公众平台,发布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心理知识、心理活动和心理新闻,尤其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就将各种心理网络媒体平台通过宣传册、手机推送、宿舍张贴、新生心理课等形式告知每一名新生。

2.个性化心理健康建设的网络路径。通过网络心理测评系统,为每一个学生设置唯一的心理测评账户,全面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建立成长型心理档案。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开通系统唯一的账号,系统中既有学生的基本的家庭情况、家庭(心理)病史、成长中的重大生活事件、大学时学习信息等,以便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背景和心理问题的起源。另外,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信息反馈给学生本人和心理教师,学生可以选择系统中的心理教师进行咨询,心理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直接进行干预,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过程。个人信息、测评报告、咨询记录等内容都会动态地保存到每个人的心理档案中,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中常见的问题内容进行提炼,通过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行心理知识普及。endprint

3.朋辈式心理健康建设的网络路径,通过QQ群、微信群、网络论坛、网络社区,发掘以每一名在校生为中心网络节点的辐射源,将个体所在的校院级社团、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和以上媒体网络平台的“微领袖”连接起来,发挥各种微平台“微领袖”的监测功能,甄别他人的情绪状态,积极与他人互动,让每一个学生的朋辈成为互相的关心者、监测者,进行朋辈式影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笔者所在高校的心理中心官方微信平台为例,自运营以来,不断改进微信平台发布的风格、内容、时间点和推送频率等。我们发现,在新生入学期间的微信内容宣传的点击率、转发率、回复率等会大大增加,心理漫画、心理测试、原创心灵寄语和社会热点主题会得到更多的阅读数、点赞数和互动留言。

4.精准化心理健康建设的网络路径。通过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结合普遍喜欢和广泛使用的自媒体网络终端,占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主阵地。网络媒体终端进课堂,辅助课上教学与线下学习,课前通过媒体平台的微视频学习,课上完成作业,结合网络、微视频和课堂媒体系统,以学生的“学”为重心,通过互动性的“学生自评和互评”实现课堂教育教学效果。而且,每个人都有一个唯一的使用账号,针对个体的、全面的收集和分析心情指数、压力指数、学业指数、成就指数以及其他成长档案数据,监测其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在科学、全面的大数据基础上与他们互動,以学生个人的体验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成教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平台建设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发现依托“互联网+”网络媒体终端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适合成教生的学习特点,更有助于开展精准化、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5.系统性心理健康建设的网络路径。通过家长微群、家校手机报、邮件群和网站专栏,与每一名学生家长建立联系,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宣传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和做法,引领家长意识,因为学生是家庭系统的一部分,家庭系统(家庭文化、家庭事件等)发展的过去和现在的动态史,都是学生成长的影响和支持系统,家长的观念和行为或多或少肯定会投射到学生处理问题时的反应,因此自媒体时代,联合和强化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是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程。

五、结语

具备“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工作素养的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任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平台良好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在选用中,工作者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业务知识水平等是保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途径得以实施的基石。总之,“互联网+”时代,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方向,不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要求和实施效果做出调整,还要在实践中形成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途径的完整思路。

参考文献:

[1]喻国明,姚飞.强化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发展[J].前线,2014,(10).

[2]鲁凤.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解析与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聯网网络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最后的美丽世界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