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培养在信息设计课程中的探讨

2018-01-20 13:31余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逻辑

余飞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能够运用设计手段处理复杂问题的设计师,所以设计系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信息设计课程以信息的搜集、处理、呈现为主要内容,是一个适合理性思维培养的平台。在培养方法上结合学科特性,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事实依据作为信息搜集的前提,以逻辑思维来对待处理搜集到的信息,以批判性思维来反思结论,在这三部分的运用及循环中达到理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设计;理性思维培养;事实依据;逻辑;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3-0226-03

著名英国设计师约翰·克里斯托弗·琼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设计是一种混杂的活动,它是艺术、科学和数学三者的相互融合,而不等同于其中的任何一种。这表明设计在艺术的形式外包含了理性及逻辑性,可以说它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分析与感性的创造结合的产物。在当今“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体现得尤其突出,设计师不是美工也无法只做个美工,尽管在很多的生产环节中他们仍旧被这么称呼。设计师需要参与到一个产品的各个环节中,视觉与功能、逻辑的关系从未如此紧密。这对于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其教育阶段,这些未来的设计师需要具备能够帮助他们适应未来设计师从业环境的能力。“学校应当为每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識和提高能力是不可少的。”理性思维就是其中的一个基础,它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一个人逻辑性地看待事物,分析理解事物。设计师要面对的设计对象可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对于现今高校内的设计系学生来说,理性思维正是他们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理性思维的培养是当代设计学科的发展要求

当今的设计教育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在强调创意,创意的确是设计最重要的支撑点,这点无需质疑,但创意是什么?笔者认为创意是两种不同事物的非常规化的融合,关键是找到这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合理共同点,所以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积累,然后从中进行选择和判断,即建立一个脑海中的“数据库”,在其中进行信息的搜索、筛选和重组,这样看来,“选择是灵感思维和创造性功能的灵魂”,创意思维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处理过程,而前提就是需要先建立这个“数据库”。“提起创造性思维,人们往往会忽视逻辑思维,认为它的‘理性与‘创意格格不入。实际上,逻辑思维的分析、推论与设计的创意能否获得成功时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现在这种对待理性思维的方式也反应在社会对于设计的看待上,一方面,现今的设计行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理性思维的设计师去解决日渐复杂的设计问题;另一方面,设计系学生的招生仍旧以形式的创建为基础,这也造成了大众对于设计的“误解”,以为设计就是艺术,忽视了理性的培养,认为是理科生的专利,这些都是当代设计教学中需要正视的问题。设计学科需要发展,理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信息设计——理性思维主导下的跨学科设计

信息设计(Information Design)一般也被称为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而“可视化”也体现了其目的与方法,即对于信息的视觉化。现今对于信息设计的定义有很多,另有设计师提出信息设计是“让一些现象或者现实可见并且易懂;这些现象大多是肉眼观察不到的,有些甚至不具备可见性。”虽然其定义多种多样,但可以确定信息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设计学科,它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搜集、罗列、排编、分析,然后针对分析内容运用合适的形式来进行媒介展示。最终设计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二维的静态展示方式,一般被称为信息图表设计(Infographic),可以是海报、书籍等静态非交互媒介;二维的动态展示方式是一种动态信息的可视化,跟动态图形设计有很强的关联,通过动态视频来进行表达;还可以加入交互的内容,比如数据可视化(Data Visualization),基于一个大量数据库的信息展示;另外还有三维的展示方式,也被称为数据物理可视化(Data Physicalization),信息被转化为三维的形态进行展示。综上可以看出,信息可视化涉及了多方面的手段及媒介,它不仅具有艺术的创造,同时也涉及了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多学科的加入,是一个典型的跨专业的设计学科,所以科学理性的思维是其必然要求。

三、以信息设计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1.以问题为导向的信息设计课程内容设置。现今的设计课程基本还是以媒介为导向的,比如包装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设计等,这些课程的最终呈现在最开始就有了明确的界定,学习的过程即是一个理解媒介的设计过程,但现今的设计环境是复杂而多变的,新的媒介层出不穷,设计师需要针对对象去设定媒介,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很多综合设计课程被大量设立,比如信息设计,学生在课程的过程中注重的不是媒介本身的熟悉、操作、界定,而是针对内容去设计,内容的界定成为了首要要求,从调研开始,搜集、罗列、排编、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实现思维的跳跃及创意的产生,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理性思维的参与。近年来信息设计课程开始广泛地在各个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对不同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有不同的重点讲授内容,毕竟在一门课中融合二维、三维、静态、动态、交互是不现实的,信息设计的广泛性要求教学具有针对性,比如对于产品设计来说,课程需要有哪些能力要求,这与开设在动画专业的课程要求会有明显的差别,动画专业会倾向于动画视频的制作,即二维动态方向。而对产品设计来说,首要的基础是二维静态的建立,其次可以加入交互或是三维,这与课程的容量以及学生的接受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设置为信息设计1与信息设计2,两个课程阶段在现有的媒介上有所递进。而对于刚接触信息设计的设计类学生来说,二维静态是最好的入门媒介,因为信息设计并不由媒介所界定,重要的是设计的方法及手段,所以,大部分院校一般都是以二维静态的信息图表设计的内容作为课程实践内容,课堂的讲授可以针对于学生对于信息的搜集处理过程而不必过多地花费时间在技术实现的内容上,而且对于学生也更易于接受。从设计的目的来看,信息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展示为核心的,称为数据工具(Data Tool),重点在于数据的展示,一般来说会基于一个比较大的数据库,把繁复的内容用视觉化的图形展现出来,运用的方法也会比较复杂,因为大数据的处理需要依靠软件,数据本身即为设计的内容对象,这些内容也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了展示的媒介,成品往往是一些数据分析工具,用户可以通过互动去调整选项,并从中思考得出看法与规律。比如数据可视化就是这一类的信息设计,需要大量的编程代码技术去实现,现有的设计课程因为技术的局限一般不考虑。而另一类是以一条线索来展开,称为数据叙述(Data Narrative),也称为数据故事(Data Stories),这是一个数据驱动的设计过程,可以是一个故事或是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各个方面的,在问题的探讨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来进行解答,也许会导出更多的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容易产生兴趣,进而有更强的参与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自主性地来确定主题、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去寻找答案,同时这个方向也会更具有社会性,大部分问题的提出都是基于我们身边的一些问题。比如彭博(Bloomberg)在线版2015年曾刊登过一个信息设计图表项目,它以全球变暖的产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提出主要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全球变暖?”然后来进行假设提出更多的问题,首先是自然因素,比如:是因为太阳吗?是因为火山爆发吗?等等。在各种研究的事实依据把自然因素排除后,提出人为因素,比如:是因为臭氧污染吗?是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吗?最终得出结论是因为温室气体。每一页都是折线图,将真实数据进行对比让读者看到分析的过程,并跟随研究者的思路从问题一步步得出结论。endprint

2.信息设计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难点。信息设计对于理性思維的需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信息设计课程的特性,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来针对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理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事实依据、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这三部分是一个循环,互相渗透影响。我们不要求学生单独地去学习这些内容,而在实际教学的情境过程中对这三方面提出要求,信息设计课程是考查课程,需要学生以信息设计的学科要求完成一个设计项目,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情境中学习,而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

首先,任何结论的产生都是需要有事实做支撑的,虚假的信息不会有任何有现实价值的结论产生,所以课程首先要求信息来源都必须是真实的,这是事实依据的基础。而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成为了信息设计中的第一个难点,因为在其他的设计学科中学生并不需要去寻找事实信息,就算一些初期调研需要去寻找产品相关性的市场信息,这对于后期设计的影响也非常小,所以学生往往不会认真对待,大多数的调研报告只是一种敷衍。而在信息设计中,信息就是一切,它是设计的内容基础,所以学生经常抱怨找不到选题的支撑数据,甚至自己拟造一些虚假的数据,这就让信息设计完全失去了其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去解释另一些事物,但这些解释基础却是不真实的,所以有时我们会让学生多关注他们周边或所在群体的一些问题,比如关于大学生的问题,关于他们所在专业的问题,选取这些问题比选取一些世界性的问题会更容易找到支撑数据,就算无法找到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来获取数据,比如田野调查、问卷调查。

其次,在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来进行筛选,究竟论证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有些是在获取信息前就应该明确的,而有些需要在得到信息之后再进行判断,这是学生们遇到的第二个难点,逻辑的运用有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推理,形成概念,没有受过逻辑训练的学生会很难入手,所以每节课我们会根据实际的选题项目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推理、分析。首先我们分析了上大学之前一个贫困生需要经历哪些阶段与门槛,并进行倒推,每个人以自己的经历便会得出,他们会经历高考、高中毕业、初中毕业、小学毕业、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基本的“中国式”高等教育的上升通道,而通道中的任何一级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更高一级。然后,根据这些环节一层层地去找原因,比如大家会觉得高考是一个门槛,但经过数据调研发现高考并不是贫困生的入学门槛,高考是公平的,它没有对贫困生造成阻碍,然后发现上高中对他们来说才是一个比较大的阻碍,这对于所有人的直觉来说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却是有事实数据做支撑的,所以学生在经历了这个推理过程后,会有一种逻辑性思考的概念,比如在问问题或做分析或得出结论之前会首先问自己有没有逻辑性地去思考,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最后,在获得初步结论的基础上,学生需要有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就是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找事实依据及逻辑上可能的漏洞,这也是学生遇到的最大一个难点,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多走一步,觉得这都是在做一些徒劳的工作,何必在这上面花时间。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没有强调这一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能运用逻辑分析一些问题推理出一些结论已经实属不易,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怀疑、推翻、再建立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可以让学生保持独立自由的思想,不轻易被其周遭的观点所裹挟,所以在课上我们还是强调学生需要从多角度去思考之前的推论,分析是否有漏洞,这就如考试时的试卷检查,它是有必要的。大部分学生会尝试性地去进行思考,有时候会得到更加可靠的结论。从事实数据的获取,到运用逻辑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批判思维看待结论,这是一个循环,这个循环能够很好地锻炼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信息设计的学科特性也让其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理性思维培养平台。

四、结语

理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上几次课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长期的思维训练,课程中的培养可以给学生一个思维培养的方向,不期望一蹴而就,但至少可以是抛砖引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需要教师去耐心的把握方向、认真解答,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就如长跑一般,开始跑的时候都是“负收益”的,因而很难坚持,但一旦能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开始慢慢产生良好的收益,所以需要教师坚持在理性思维培养的道路上继续摸索、实践。

参考文献:

[1]J.Christopher Jones.Design Methods:Seeds of Human Future[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80:6-10.

[2]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3.

[3]陈明.灵感和直觉心理现象的协同论阐释[J].甘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4):96-98.

[4]Alberto Cairo.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M].罗辉,李丽华,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4-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