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形式”拥抱“真正”的教案

2018-01-20 16:04张巧玲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案公开课学情

张巧玲

【案例背景】

一节公开课,苏科版九年级十三章电路初探“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这是一节学生刚入电学大门的课,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在这一方面就是空白。物理公开课想上好,最根本的是要有出彩的实验,要有亮点,我专心地研究设计教案.一节是我试上的课堂设计,一节是我正式上课的課堂设计。

【案例描述】

试上课课堂:学生进班,开始摸弄着器材,幸好我提前准备了PPT,立刻展示出“请不要乱动器材”。上课,我们今天开始进入神奇的电的世界。我开始投影家用电器图片,带着学生认识用电器,同时还请学生讲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以及它的作用,接着介绍电源,认识电源,最后再介绍开关。在认识完这些基本元件后请学生观察手电筒的结构、组成、作用,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实验,总结出电路的基本组成,将其记录到笔记本上,引出如何正确画电路图。最后实验。课堂死气沉沉,当堂反馈很差,最后在学生和老师的煎熬中,终于等到下课铃声。

公开课课堂:学生进班的情况跟上一个班一模一样,对实验器材特别好奇,我没有制止,让他们讨论着,玩弄着。上课后直接抛出问题:“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器材,使小灯泡亮起来。”学生非常激动,迅速投入实验(有的其实一直没有停下来)。一会儿,“老师,我的亮了!”有的学生叫起来,急切地希望老师看到他的成果。我默默地观察着,用手机拍两组学生的电路图,当几乎所有学生都使灯亮起来的时候,我直接投射学生设置的两个电路,学生自己就开始议论起来了,他们说这个不好,少开关。我问:“电路必须由哪些部分主成?为什么要开关?开关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我们生活中的开灯关灯,跟这里的闭合、断开一致吗?每个部分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那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手电筒,它其实是由什么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相当于我们电路里的什么?如果我想把这个电路记到笔记本上,怎么记录?”这节课课堂表现非常好,当堂反馈也非常好。

【案例分析】

一、设计教案到底为谁设计

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合作,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接收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至关重要。试上课设计教案的时候,笔者研究了学情,但是是站在教师想当然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分析学生,然后设计教案,可想而知,效果不尽如人意。公开课上,笔者真正地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去研究了学生的学情,观察到中学生的好奇心,动手兴趣,尊重并利用了它们,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自我探究,自我分享,自我修正,自我完善,最后总结,实际效果非常好。

二、设计教案的时候要发自内心的信任

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类推到学校中去就是“以生为本”,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信任学生。我们作为老师,到底有多了解我们的学生?到底有多相信我们的学生。我们太多时候不信任学生,却自以为对他们很了解,武断地说为他们好,先教会他们,然后让他们模仿,再希望他们理解。结果呢?我们遗憾地发现他们连基本的都记不住,更不用谈理解,然后我们总结说,我们的学生真的很差。其实,我们扪心自问,到底是我们的学生差,还是老师自己不尽职,你自己花多少心血在教学上,你自己有没有真正去研究学生,懂学生,信任学生?

三、灵活使用教案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再精心的教案设计也无法预知全部的课堂生成。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但是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灵活应对,有时意外的“生成”反而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比如,在笔者设计的教案里,问学生电脑的电源类型。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一位女同学竟然提出了质疑,她说老师那笔记本电脑呢?这个问题是经验缺失的笔者没有预估到的,但是学生的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全部同学的思考与争论,有同学说是交流电源,有是直流电源,在我们深刻的讨论中,最终达成一致,比较本电脑插电的时候用的是交流电源,不插电的时候用的时直流电源。这样一个突发情况,巧妙地让所有学生进行了深入思考,而我们预估的目标更好地实现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电源类型。

设计教案是每一位老师在进课堂上课必须做的事情,然而有多少教案是我们自己真正通过研究学情设计出来的,很多时候我们抄袭别人,甚至依葫芦画瓢地讲述。一节课,有了所有要求该有的环节,满足以自身为本的教案教学,却丢失了最最主要的灵魂。而一节花费了心血、拥有了灵魂的课堂,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而在教学的路上,其路漫漫,还有很多的乐趣、惊喜、惊讶等着我们去挖掘、创造、分享。

?誗编辑 李博宁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案公开课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定跳远》教案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半张纸》教案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