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血虚论治女子右上腹痛1例

2018-01-21 16:0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纳差上腹论治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脏腑气机不利,脏腑失养,经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等。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藏血”;肝病多因气郁、血虚而生,气郁治当疏泄,血虚治当补益。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右上腹痛最常见于肝胆系疾病,墨菲氏征阳性则胆囊炎可能性最大,但笔者曾遇一例右上腹痛女子,在西医诊治无效后,求助中医,按肝血虚予以论治,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1 病案举例

詹某,女,28岁,离异,育有一子,某家装公司销售管理人员,因“反复右上腹疼痛5天”于某三甲医院就医,辅助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率:15.3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7.2 %、超敏C反应蛋白:27.94 mg/L;肝肾功、电解质、凝血项目、大小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 ①小肠淤张。②双肾尿盐沉积;肝右叶钙化灶;盆底左侧钙化结节。③骶椎右侧及右侧髂骨骶髂关节面下骨岛。腹部彩超未见异常。以“胆囊炎”收治入院,出院后其右上腹疼痛仍反复发作,自诉疼痛严重时不能直立行走,转侧身体腹痛加重,遂来我院就诊。笔者询问病史及查体,患者身型瘦高,面色少华;右上腹压痛明显,纳差,二便如常,睡眠欠佳,月经量少。舌淡,苔白,脉弦细。患者平日工作繁忙,经常熬夜,饮食无规律,少进早餐;四诊合参,中医诊断腹痛,中医辨证:肝血亏虚;予当归补血汤加减以益气养血,柔肝止痛。药用:当归6 g,黄芪30 g,柴胡10 g,川芎6 g,白芍10 g,香附10 g,甘草5 g。以上药物水煎服300 mL,分三次服,每日1剂;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一周后复诊,患者诉腹痛次数及持续时间较前减少,连续服用前方半月后未再腹痛,停药后随访半年皆未再发。

2 按语

患者为青年女性,身体瘦弱,饮食不规律,工作劳累,导致肝血亏虚,血不养肝,不荣则痛;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不仅指出血液对妇女特殊生理需求的重要性,也指出肝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重要性。中医认为肝的生理功能有二:主疏泄,主藏血。其一:肝主疏泄,疏泄胆汁进入肠道帮助消化,故肝病疏泄失职消化不良则纳差;纳差则水谷精微生成不足,进而气血化生乏源;反之气血亏虚无以养肝,则肝不能正常发挥疏泄功能;如此则形成恶性循环。其二:《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1]说明人在休息状态下血液汇集并储藏于肝;汇集于肝的血液在人体需要的时候通过肝会的疏泄功能合理分布周身以满足机体需要;该患者长期加班熬夜,久视伤肝伤血,皆不利于肝血疏泄,肝无血以藏,不得血养则痛。考虑患者以血虚为主,故治疗中以当归补血汤为基础化裁;方中重用黄芪补气生血,柴芍香附入肝经理气止痛,归芎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甘草和中;全方既补气血又行气血,动静结合收到良效。

猜你喜欢
纳差上腹论治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新冠肺炎患者纳差效果评价*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侯江红从三焦论治小儿久咳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不可忽视的胆囊结石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