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2018-01-21 18:13王英龙王佳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演练应急评估

王英龙 王佳南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公司,150050,哈尔滨∥第一作者,工程师)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意识到运营一线人员应急能力已成为运营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发现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多岗位、多专业协同不到位会造成运营事故影响扩大或运营损失增加。这对运营应急演练的频次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运营演练组织工作是地铁运营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营演练能够对人员应急能力、应急信息管理、应急物资配置等多项应急管理提供一种较为综合的检验和测试方法,是地铁具体运营组织创新实践探索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同时又是地铁试运营筹备期间各系统测试联调后模拟试运行的一个重要补充[1],是检验设备及人员队伍能够确保顺利开通的重要工作项目。在长期的运营实践中,运营演练往往存在思想重视不够、仿真度不高、演练次数不够、组织策划不足的情况[2]。针对以上问题,哈尔滨地铁在演练计划制定、具体演练工作方案编制、组织实施和演练工作评估等几个方面高度重视,认真把控,务求从各个管理环节提升演练的实际效果。

1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计划制定

1.1 应急演练项目选择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项目选择主要考虑以下4个方面:

(1)地铁运营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充分考虑地铁运营管理需求。在地铁试运行期间,演练项目选择应注重覆盖面,关键核心的应急预案和新线员工的各个专业要全面覆盖;同时在地铁正式运营期间应多注重专项预案演练与综合性演练预案的配合,结合大型联动演练与专项处置程序演练,保证达到应急预案规定的演练频次要求。某些应急演练项目亦可以以测试为目的进行开展,例如2011年9月28日成都地铁对列车脱轨救援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通过演练有效地检验了新工艺流程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4]。

(2)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适用于不同的地铁运营发展阶段。新员工较适合单项、单点的演练项目,随着地铁运营经验的积累,应不断地提高演练的难度和复杂度,同时要考虑新员工对规章的理解偏差以及员工在执行规章过程中日常实操性训练不足的因素,因此应递进式地安排演练项目。列车故障救援演练递进式项目选择表如表1所示。

(3)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结合以往的运营事故。为了提高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应尽量选择工作人员易出问题和设备故障多发的项目;既要考虑工作人员能力的短板,又要考虑设备故障集中出现后的应急处置,还要考虑某些特别时期的预防性训练,如防汛演练、防暴风雪演练、节日大客流演练等。

表1 列车故障救援演练递进式项目选择表

(4)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结合演练组织人员的能力水平。一方面,需考虑不同层级演练组织人员的能力,为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出现问题甚至事故,演练组织方必须充分认识和考虑到演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即组织方应具备必要的风险管控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演练组织方的协调沟通能力,在跨部门、跨单位联合演练组织过程中,除进行必要的演练边界确定,还要进行具体演练组织细节的沟通,务必使演练风险处于防控能力范围之内。

在地铁运营管理初期,应急演练项目选择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大项目小演”或“小项目大演”。例如,列车连挂演练按照正线列车救援演练组织来完成,在演练过程中仅有故障列车与救援列车连挂过程,没有车站清客、调度行车调整的相关运营组织环节。

(2)应急演练评估人员能力不足。部分演练评估人员对具体业务了解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演练存在的风险,也不能及时总结出演练中所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将演练变成了“训练”。

(3)应急演练项目选择不合理。各层级演练不断重复,班组演练与部门演练相同,中心演练与公司演练相同,未能将岗位的关键应急处理程序在计划中做合理调整,下一级演练项目也未能很好地和上一级演练项目进行匹配。

(4)运营管理需求不明确。在应急演练计划制定过程中,计划制定人员对演练工作的定位和目的不清楚,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做出演练安排。故应充分考虑上一年度存在的应急演练能力短板、规范中要求的演练项目以及本年度员工的重点应急能力提升项目等。

1.2 应急演练频次确定

充分结合年度运营生产总体计划和各部门实际,避开重大工作项目所在的时间段来确定演练频次。在计划执行期间,应结合实际进行调整。在发布演练计划时,要重申演练组织要求,明确规范演练方案模板、演练签到记录、现场照片、演练评估记录模板及演练总结模板。哈尔滨地铁1号线应急演练组织工作由相应的运营分公司安全监察部统筹实施,其历年应急演练次数如表2所示。

表2 哈尔滨地铁1号线各基层组织历年应急演练次数汇总表 次

结合其他城市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的划分组织频次(比如南京地铁按照4级进行运营演练组织划分,分别为公司级每月1次,中心级每月2次,站区级每月3次,车站每日1次[5]),通过不断地运营实践初步形成目前哈尔滨地铁1号线各层级应急演练频次标准,如表3所示。

2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组织实施

编制演练组织方案是演练成功实施的重要步骤。通常演练组织工作需要通过演练策划、演练场景设置、召开首次演练布置会、编制形成演练提纲、补充演练组织细节、补充演练评估细节、召开演练末次布置会、演练现场实施及演练总结等几个步骤来完成。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组织实施步骤及内容如表4所示。

为确保应急演练实施工作全面有效开展,应急演练组织工作应按照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分层级进行,一般按照参演人员、涉及设备的范围来划定。涉及外单位的应优先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涉及公司内部多个部门的联合演练优先由公司职能部门组织,涉及公司生产部门内部各车间的联合演练优先由生产部门职能科室组织,涉及车间多个班组联合联动演练优先由车间专业工程师组织,班组内部专项业务工作的演练由班组组织。例如,天津地铁在组织车站级别的演练时进行了车站级别的演练定位[9]。各级演练应协调沟通到位,避免安全保障不到位和应急联动不到位引发的运营事故。哈尔滨地铁在确定演练组织层级的同时,还对各级演练最终组织方案进行分级审核。按照演练分级,公司级演练方案由安全监察部编制、分管安全领导审核;中心级演练方案由中心安全管理部门或中心级安全员编制,由中心分管安全业务副主任或负责人审核;部门级演练方案由部门专业工程师编制,由部门负责人或中心安全员审核;班组级演练方案由班组安全员或者班组长编制,由部门安全员审核。

表3 哈尔滨地铁1号线各层级应急演练频次标准表

表4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组织实施步骤及内容表

3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工作评估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工作评估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组织评估。应对应急演练过程中出现的临时状况措施、边界划定、模拟场景合理性、流程过渡性假设、检验是否契合实际及实施风险辨识等进行评估。因此,需对组织具体演练项目进行边界设定,需对人员状况、设备工况及演练预想进行吻合性检查。

(2)年度计划评估。年度演练应根据包括领导决策在内的多方面因素来最终确定,要检验年度演练计划的合理性,同时对年度演练计划实施的完成率和效果进行总体评估。演练计划的完成率考验一个部门和公司的管理水平。针对于演练计划完成后的整体效果,通过组织召开演练研讨会等形式了解演练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以上两个方面,提出应急演练工作的评估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工作评估标准

4 结语

地铁运营应急演练管理是运营管理的必修科目,必须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必须认真合理制定年度演练计划、周密编制具体演练工作方案、有步骤地开展具体演练组织、定期开展工作评估改进,既要有细节把控,又要通盘考虑,这样才能提高和改进整体的应急演练工作水平。在实践工作中,如重“演”还是重“练”、真实场景多一些还是模拟场景多一些、计算机仿真突发事件模拟系统的利弊、如何与岗位培训形成有机结合、运营期间演练风险控制和项目选择以及参演人员对演练流程细节的了解程度等问题均需在今后得到进一步验证和解决。

[1] 陈盎.地铁既有线与新线运营演练探讨[J].科技风,2013(6):270.

[2] 蔡于.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中的若干核心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0(7):9.

[3] 刘菊美.广州地铁新线开通前的车务运作筹备[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7):87.

[4] 关黎.成都地铁一号线客车脱轨救援工艺方案探究[J].铁路机车车辆工人,2012(4):26.

[5] 余博.关于构建地铁车站四级应急演练体系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6):48.

[6] 俞辉,王赞农.南京地铁1号线车辆脱轨救援演练[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4):34.

[7] 江洪泽,高卫忠.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抢修演练及应急处理[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6(4):28.

[8] 胡泽盛.西安地铁1号线运营演练实践与创新[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4(2):55.

[9] 郑雍.对地铁车站级应急演练工作的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0,23(3):47.

猜你喜欢
演练应急评估
首次演练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未雨绸缪演练忙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