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疗效探究

2018-01-22 02:06何俊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电凝息肉结肠

何俊鹏

(本溪市中心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胃结肠息肉属于医院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主要于患者的结肠出现。为了探讨采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方法对胃结肠息肉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临床采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的方法对55例胃结肠息肉患者完成治疗后,在改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方面,获得的效果极为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胃结肠息肉患者5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男39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33~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93±7.63)岁;其中属于单发性息肉的患者49例,属于多发性息肉的患者6例。

1.2 方法:对于胃结肠息肉患者,临床选择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首先针对患者息肉的大小以及息肉的形态加以认真观察,研究有效的息肉切除方法。对于未发现蒂息肉并且息肉表现出不规则形态的患者,临床主要选择亚离子凝固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3]。之后针对患者息肉的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于活检孔的位置,将氩离子探头有效插入,临床准备对患者实施电凝手术治疗。对于表现出蒂息肉的患者,临床选择高频电凝电切的方法进行治疗[4]。通过内镜活检孔,将高频电金属有关圈套器有效插入,于基蒂位置,将息肉有效实施套定,选择钛夹对患者的蒂根部实施有效夹定,观察息肉的颜色发生转变,最终表现为紫色之后,于临床对患者实施通电切除治疗。针对创面出血症状表现显著的患者,临床选择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对患者实施喷洒治疗干预,针对表现出较大息肉的患者,临床实施分次切除治疗干预[5]。

对于胃结肠息肉患者,完成治疗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认真监测,合理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此外针对患者完成手术后的饮食情况进行认真观察,确保患者的休息时间充足。

1.3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胃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全部消失,主要体现为患者的胃部疼痛不适感症状、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以及贫血症状全部消失,并且患者伤口愈合的程度为优;显效:胃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表现良好;有效:胃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显著,患者的伤口愈合表现出延迟的情况;无效:胃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表现出任何程度的变化,患者的伤口表现出不愈合的现象。

2 结 果

2.1 治疗指标:胃结肠息肉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2.31±12.12)mL;手术时间为(31.56±6.22)min;首次进食时间为(23.69±3.12)h;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82±1.35)d。

2.2 不良反应:55例胃结肠息肉患者中,表现出腹胀症状的患者1例,表现出迟发性出血症状的患者1例,表现出剧烈疼痛症状的患者1例,未表现出肠粘连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

2.3 临床疗效:55例胃结肠息肉患者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为31、15、7、2例以及96.36%。

3 讨 论

胃结肠息肉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常见疾病,针对其病理性质未有效明确之前,主要称之为结肠息肉疾病。此种疾病表现出发病反复、治疗时间较长以及疾病情况极为严重的特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因此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以往选择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手术的时间较长,患者的手术切口较大,临床需要对患者多次进行切除,从而对患者造成了较大程度的伤害,作为一种占位性病变,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症状以及恶心呕吐症状等。对于胃结肠息肉患者,以往主要选择冷冻法进行治疗,但是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并且无法获得显著的临床恢复效果[6]。

选择胃肠镜下电切镜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主要通过物理效应以及生物效应对患者有效实施息肉切除治疗,表现出对患者造成的切口小以及治疗效果显著等系列优点,其可以将患者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压力显著缓解,最终显著提高胃结肠息肉患者的生活质量[7]。

本次研究中,采用胃肠镜下电切镜的方法对胃结肠息肉患者加以治疗后,观察疗效发现,胃结肠息肉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2.31±12.12)mL;手术时间为(31.56±6.22)min;首次进食时间为(23.69±3.12)h;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82±1.35)d。55例胃结肠息肉患者中,表现出腹胀症状的患者1例,表现出迟发性出血症状的患者1例,表现出剧烈疼痛症状的患者1例,未表现出肠粘连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55例胃结肠息肉患者中,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为31、15、7、2例以及96.36%。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对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从而证明胃肠镜下 电切镜的有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最终显著提高胃结肠息肉患者疾病的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胃结肠息肉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胃肠镜下电切镜手术,可以对患者治疗指标的改善做出有效保证,显著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表现出对患者造成的切口小以及治疗效果显著等系列优点,其可以将患者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压力显著缓解,成功提高胃结肠息肉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邢朝富.高频电切除联合APC术治疗胃结肠息肉240例体会[J].医学信息,2012,25(7):229-230.

[2] 费浩.胃肠镜下电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7):4049-4050.

[3] 敖智容.内镜下电凝电切胃肠道息肉110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434-435.

[4] 杜井峰,杨丽.胃镜下治疗胃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6):253.

[5] 史征梅.探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6(5):158-159.

[6] 朱晶.对211例肠镜下切除结肠息肉患者的治疗与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9(10):65-66.

[7] 唐忠容.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肠息肉术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9(2):225-226.

猜你喜欢
电凝息肉结肠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诊断及治疗
采用鼻内镜下带吸引器单极电凝联合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