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政务”太多是新的形式主义

2018-01-22 02:25何勇海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形式主义村干部

□何勇海

日前,笔者到某地采访,一名村干部展示他的手机,上面安装了10多个政务APP,涵盖了党建、财务、民政、社保、综治、计生、环保等不同领域。根据要求,村干部需定期通过这些APP,填写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政务APP太多了,有时连账号密码都弄混了。每天围着这些APP转,哪还有时间走村串户。”这位村干部抱怨说。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网上政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开发政务APP,推行功能更齐全、传输效率更高的“掌上政务”,则成为各地各级行政部门的时髦。应该承认,“掌上政务”创新了服务方式,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效能“大提速”,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方便上级部门掌握下级工作动态。不过,政务APP应该开发多少,每款政务APP能否将科技红利转化成服务为民的制度红利,到底是“掌上政务”重要,还是实际工作更重要,却是必须认真考量的。

像上面所报道的,一个村干部竟需在手机里安装10多个政务APP,需定期通过这些APP填写上报有关工作情况,和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以致没时间走村串户,则属于舍本逐末、过犹不及。偏偏这类报道渐有增多之势,某地基层干部曾向媒体吐槽,每天一上班,他们就得打开各类政务APP和微信公众号,转发相关政务文章,收集点赞并截屏反馈,还承担着向群众推荐下载政务APP的任务,不堪其烦。真不知,如此这般耽于“掌上政务”而无暇干实际工作的基层干部还有多少?

这些年,曾经时髦的“网上政务”越来越沦为形式主义,不少基层政府网站沦为“僵尸”,久久不更新,不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建设管理职责、网站运维管理工作机制都不健全。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发布的消息称,2017年全国累计整合迁移无力维护的政府网站21513家,减幅达46%,其中县级以下基层政府网站减少18318家,减幅达88%。政府网站在精不在多,在质不在量。政务APP同样要求精不求多、求质不求量,否则也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掌上政务”需要从何做起?需要从实际工作做起。实际工作是“掌上政务”的根与本、水与源,没空抓实际工作,“掌上政务”何来精彩?“掌上政务”只要能实现如下目标就行了:让老百姓动动手指头,就能了解政策法规、政务事项、便民信息等,或实现一些民生小事的办理、民意的上达。尤其是面对农村群众的“掌上政务”,不需要弄那么多虚招、花招,老百姓更需要村干部走村串户办实事好事。而沦为花架子的“掌上政务”像精准扶贫变“精准填表”一样可笑。

对于政务APP的泛滥,包括“掌上政务”的另一种形式——政务公众号的多如牛毛,有关部门应予以清理整顿,避免它们重蹈“僵尸网站”覆辙,给基层干部群众带来新负担。据报道,一些地方对于办事群众,要求先下载政务APP、注册并捆绑手机号、填写个人信息,才给办事,群众很有意见,必须重视。实际上,“掌上政务”的建设与推行应强化总体设计,而非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应考虑群众需不需要、成本压力大不大、社会效益好不好,如何形成长效的维护更新机制。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形式主义村干部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