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2018-01-22 02:06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气囊气管气道

王 丹

(锦州市中心医院ICU病房,辽宁 锦州 121000)

ICU重症患者因为口腔肌肉松弛、舌体阻塞咽腔或中枢受损、呼吸功能抑制,造成机体缺氧,必须建立人工气道,改善通气。常用方法为经鼻、经口插入气管导管或进行气管切开,这是对重症患者原发疾病抢救的前提和关键。在人工气道的护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需要保持气道的洁净通畅、温湿度接近生理状态、感染控制、气管黏膜的保护等[1]。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ICU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加以分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重症患者95例,其中建立人工气道患者89例。89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39例,年龄24~93岁,平均年龄(68.7±17.2)岁。颅脑手术术后患者23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21例,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12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18例,其他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气管导管及气管切开的护理:插管后患者应头稍后仰,每小时将头部转动1次,缓解导管对气道黏膜的压迫。导管应妥善固定,对气管插管的刻度进行标记和记录,防止移位或脱出。与呼吸机回路的连接要紧密并随时检查压力大小。应适当使用牙齿垫,避免患者将导管咬扁。气管切开导管周围的纱布垫保持清洁和干燥,气管插管垫1~2次/天更换,以防止切口感染。做好口腔、鼻腔的清洁护理,防止细菌逆行造成气道感染。

1.2.2 气囊护理:根据气囊的大小可分为低容高压气囊、高容低压气囊等。气管的毛细管血管压力约为30 cm H2O,为了避免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临床上常规使用高容低压气囊。给气囊充气时最好有压力测量装置,无条件测量压力,需要掌握最小有效压力技术,即可保证吸气不漏气,又要防止因胃反流而引起误吸。

1.2.3 加强护理观察:随时观察患者意识、口唇颜色、呼吸频率和节律,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双侧胸廓是否对称;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协调;呼吸模式是否适合患者。监护仪监测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观察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定时进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模式。

1.2.4 人工气道湿化:生理气道对进入肺内气体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主要依赖于鼻腔、口、喉、气管黏膜的水分蒸发。人工气道建立后,增温加湿过程被破坏。如果我们不保证气体湿化和温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下呼吸道黏膜干燥,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导致排痰不畅,气道阻塞,肺不张和激发肺炎等并发症[2]。因此需定时湿化气道,可采取气管内滴入100 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成人每次5~10 mL,每小时1次。机械通气患者可利用雾化装置加强湿化,并在呼吸回路患者端加装人工鼻。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潮气量严重不足,分泌物黏稠,说明湿化不足,应该适当增加湿化或缩短时间间隔。如果患者分泌物过度稀薄,过度频繁的咳嗽,患者烦躁,发绀加重,说明湿化过度。

1.2.5 保持人工气道的清洁通畅:人工气道内的痰液、血液等要及时清除。根据气管导管的直径,选择粗细合适的吸痰管,一般以直径不超过气管导管的直径1/2为宜。吸痰操作时,调节合适的压力,当抽吸压力过大时,可引起肺内负压,肺泡塌陷;如果吸力不足则无法有效吸痰。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戴无菌手套。吸痰前应高浓度氧吸入2 min,增加氧储备后再进行操作,避免吸痰过程中缺氧。每次吸痰操作不应超过15 s,如果一次不能完全吸净分泌物,先吸氧或接呼吸机,使血氧达到90%以上,再进行操作。将吸痰导管尖端插入无菌生理盐水中,以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并具有润滑作用。然后轻轻地在没有负压力的情况下插入气管导管,当达到一定深度时,轻轻旋转,同时慢慢退出吸引,不宜做上下吸引[3]。

2 结 果

89例患者建立人工气道2~38 d。经过有效治疗及优质护理后呼吸功能恢复并拔出气管导管61例,发生肺部感染7例,由于器官衰竭造成死亡病例21例。

3 讨 论

做好人工气道的加温保湿,及时有效的吸痰,良好的感染控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人工气道保留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英玲,李志钢,刘红玲,等.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742-744.

[2] Pe'Pin J L,Leger P,Dan V,et al.Side Effects of 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Sleep Apnea Syndrome : Study of 193 Patients in Two French Sleep Centers[J].Chest,1995,107(2):375-381.

[3] 姚燕红,吴立峰,苏红霞,等.人工气道患者痰痂形成的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9):846-847.

猜你喜欢
气囊气管气道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芎归六君子汤减少COPD大鼠气道黏液的高分泌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