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的评价和分析

2018-01-22 02:06周丽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带教大专教学管理

周丽红

(珠海市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广东 珠海 519000)

护理工作在临床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基于该方面原因。护生临床带教工作情况越发被社会以及临床所重视。在有效带教下,能帮助不同层次护生更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际,能帮助护生尽快融入到实际护理中[1]。为有效提升临床带教质量,本次我院就对不同层次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的评价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带教的各层次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有中专375名,存在有男性24名,女性351名,其年龄在21~23岁,中值在(22.01±0.58)岁,大专350例,主要涉及到男性12名,女性338名,其年龄在20~24岁,中值在(21.68±1.11)岁,本科250名,存在有男性24名,女性226名,年龄分布在21~24岁,中值在(22.33±1.02)岁。综合对各项基本资料可知,除学历外,其他层面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三层次护生针对带教中各方面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病房教学氛围、带教老师交流、专业知识讲解情况以及护士长针对教学管理情况等。均采用5分制,得分越高,则表明带教质量越好。在问卷调查前,均告知所有护生本次调查的目的,使其均按照真实情况进行评价。之后,由本院3名较细心护理人员对问卷情况进行整理。

1.3 统计学方法[2]:以SPSS19.0作为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处理的主要用具,按照(±s)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行t检测,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病房教学氛围评价中,中专评分为(4.11±0.52)分,大专为(4.36±0.42)分,本科为(3.87±0.87)分,由此可见本科护生对病房教学氛围存在有更高要求,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以。在护士长教学管理评分中,中专为(4.01±0.23)分,大专为(4.25±1.25)分,本科为(3.24±1.43)分,由此可见本科护生对于带教管理存在有更高需求,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在带教老师综合能力评价中,大专为(4.51±0.13)分,大专为(4.42±0.27)分,而本科为(3.74±0.16)分,本科护生评分明显低于中专与大专护生,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不同层次护生对带教工作评价的差异性:在带教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及时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可更加透彻的对教学质量,护生掌握情况等进行了解,进而为教学方案的改善提供指导。从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在各评价指标中,中专、大专护生评分均较高,而本科护生评分则相对较低,存在着显著差异,充分表明各层次护生对于带教共组的侧重点存在差异。结合带教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中专、大专护生针对带教质量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老师的层面上,而本科护生除对该部分质量存在有较高需求外,针对教学氛围以及教学管理等同样表现出较高需求。综合分析可知,该部分差异主要因各层次护生接受教育程度不同而异。中专、大专护生专业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在带教中处于相对较被动的状态,而对于教学氛围、教学管理存在有一定忽视。而大专护生相比中专护生,对于带教老师则有更高要求,在希望带教老师存在有极高专业技术的同时,更希望能与其多进行沟通,掌握更多临床护理知识。而考虑到带教老师多为本院护士,在完成带教工作的同时,更需要完成部分护理工作,使得与护生交流的时间缩短。这也正是大专护生对老师的综合评分相对较低的原因。而本科护生,因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层次相对较高,在对带教老师存在有极高需求外,更注重病房环境以及教学管理方式是否有助于自身学习,使得其对各部分指标的评分均相对较低[3]。

3.2 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调整:在高等教育持续推进的情况下,中专护生将逐步被大专、本科护生所取代。因此,为有效保障临床带教工作质量,更需要对带教方式进行改善,考虑护生教育层次以及带教学习需求,使得各带教工作开展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对中专护生进行带教时,需指派专业技术过硬,临床操作能力强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在带教中,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地位,引导护生对各临床护理知识进行掌握。而在对大专、本科护生带教时,在保障带教老师具备过硬专业技能的同时,更需要其存在有较强沟通能力。在带教中,对各临床护理操作进行详细、准确讲解的同时,做到与护生多进行交流,及时解答其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此外,在带教前需做好与患者沟通工作,望能得到患者配合,为护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4-5]。

总的来讲,结合本次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层次护生对于临床带教工作的需求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实际带教中,为确保教育质量,需要结合不同层次护生特点,使带教方式存在有较强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刁晓兰,王芳,龚秀清.护生对临床教师带教质量的评价及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104-105.

[2] 李会娟,任哲,庞冬,等.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评价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46-49.

[3] 王艳荣,沈小萍,米藏智,等.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对不同学历层次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0):956.

[4] 曹癸兰,刘义兰,梁静,等.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J].护理学杂志,2006,3(3):10-12.

[5] 王玉琼,邓云清,吴育萍.对三个层次护生临床带教质量的评价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16-18.

猜你喜欢
带教大专教学管理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人大专询民生事 审计问题改好没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
Transwind Shipping Co.,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