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针刺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18-01-22 02:48杨大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8期
关键词:痉挛性醒脑肌力

杨大红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河南 鹤壁 456250)

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后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以痉挛性瘫痪较为常见。研究指出,中医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应用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1]。笔者探讨醒脑开窍针刺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浚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为观察对象,经CT、MRI等检查确诊,符合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诊断标准[2],排除依从性差及中途退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男36例,女23例;年龄(62.89±6.11)岁;病程(48.41±4.63)d;Ashworth分级:Ⅰ级15例,Ⅱ级26例,Ⅲ级18例。观察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62.93±6.13)岁;病程(48.46±4.65)d;Ashworth分级:Ⅰ级17例,Ⅱ级25例,Ⅲ级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调节血脂、控制血糖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康复治疗。主要内容包括:保持关节活动度,良肢位摆放,静态牵拉肌肉痉挛部位,缓解运动控制点的周围痉挛,并配合被动运动和按摩,每次30 min,每日1次。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及手足三阴经推拿治疗。针刺主穴为双侧内关、水沟、患侧三阴交,辅穴为患侧极泉、委中、尺泽,配穴为双侧风池、翳风、完骨,上肢增加患侧肩髃、合谷、八邪,下肢增加患侧阳陵泉、丘墟、照海。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15 min行针1次。手足三阴经推拿: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平放于床面,充分放松痉挛肢体肌肉,按摩部位涂抹润滑油,沿三阴经使用指腹缓慢上推,依据患者的承受能力调整力度,每次10 min,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于治疗30 d后对比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治愈:Ashworth量表显示肌力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患者的肌力降低≥2级;有效:患者的肌力降低1级;无效:患者的肌力无变化。②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NDS评分及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满分100,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越佳;NDS评分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3]。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83%(53/59)。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4.58%(44/5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692 2,P<0.05)。

(2)运动、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93.34±5.66)分、(88.65±8.81)分,高于对照组的(83.33±7.13)分、(76.65±8.22)分(P<0.05);观察组NDS评分为(2.66±0.37)分,低于对照组的(5.11±0.49)分(P<0.05)。

4 讨论

依据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痉症”“筋病”的范畴。该病的病机为窍闭神匿,进而导致神不导气,其病在血,肝病则血病,治疗时应以补益肝肾、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治疗原则。本研究中所选穴位内关疏通经络;水沟醒神开窍,解痉通脉,调和阴阳;三阴交安神,调肝补肾;极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委中治腰背痛、下肢痿痹等症;尺泽清宣肺气,泻火降逆;风池可治颈项强痛、中风等症;翳风治痉病;完骨治面神经麻痹,失语;肩髃疏经通络,理气;合谷为人身气血大关,镇静止痛,通经活络,可调气活血,息风镇痉,醒脑开窍;八邪祛风通络,主治指关节病证;阳陵泉为筋气聚会之处,是筋之会穴,为治疗筋病要穴,具有舒筋、壮筋的效用,可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等症;丘墟疏肝利胆,通经活络;照海滋肾清热,通调三焦。诸穴合用,补肝益肾,调气活血,疏通经络,可改善患者的肌力,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引阳入阴,阴阳调和,使肌肉运动功能更加协调,同时进一步提升疏通经络的效果,减轻肌肉痉挛,促进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最终达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4]。本研究结果表明,醒脑开窍针联合手足三阴经推拿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及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痉挛性醒脑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