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中原 遇“商”原阳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原阳县调研纪实

2018-01-22 14:39侯宏伟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7期
关键词:柳编调研队员

侯宏伟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大学生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青春力量,7月11日至18日,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出彩中原,遇‘商’原阳”实践调研团赴原阳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调研活动。

俯身踏足稻香田,仰首品味农家情

7月11日,调研团在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水牛赵村,认真参观了水牛稻生态农业,调研了高效、立体、生态、种养新模式——“稻田养蟹”,了解了其独具特色的“一亩三分田”的社区订单农业。师生就生产加工、销售渠道、产业融合和发展瓶颈等生态农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提问,负责人一一回应后,对商学院情系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热情和丰富严谨的专业素养表示赞扬。“水牛赵村通过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方式,现代标准化生产管理和订单生产,走出了一条适合广大平原地区的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实践队员朱壮超说。

黑脚泥行百步艰,赤心相印万般甜

为了解有机生态农业链与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7月12日,调研团来到小刘固村,学习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经营特色和管理模式。

基地负责人宋开胜从小刘固农场的有机肥料、有机农业、经营模式、盈利状况等方面展开阐述。他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基地的特色车间——有机肥处理车间,讲解了有机肥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关键处理步骤。队员们又参观了番茄温室大棚,对果蔬培养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队员李丹感叹道:“乡村振兴中人才是关键,小刘固农场注重培养一批批有生态有机农业梦想的人才,这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非常关键的推进作用。”

百善培土孝为果,千情育苗德成林

7月13日,调研团来到奶奶庙村,就村域发展现状和旅游发展前景进行实地调研。

经过实地调查,团队成员了解到奶奶庙村以果树、花卉种植园和特色植物观光园作为第一产业,同时壮大了现有历史德孝文化特色餐饮的产业发展方向。队员王艳利提出:“将旅游业与扶贫攻坚战略结合起来,利用奶奶庙浓厚的德孝文化内涵和优美的人居环境,通过乡村旅游将会带动奶奶庙村的经济发展。”奶奶庙村负责人说:“将作为第一产业的瓜果种植园与奶奶庙浓厚的文化结合起来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提议,我们将会参考这个建议,争取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

乡村共进看模范,学研振兴在躬行

7月14日下午,调研团前往桑寨村进行参观学习。

桑寨村村委会成员与团队成员在村委办公室召开座谈会,村支书从“人口数量”“收入来源”“人居环境改善”“主要产业”四个方面介绍了桑寨村的基本情况。他介绍:“省机要局和桑寨村精准对接,通过各项举措实质性改变了整个村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村容村貌,同时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极大缓解了村里的贫困状况,成为产业脱贫的典范。”随后,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光伏电站。电站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前景规划,并指出其优势,强调光伏发电项目是带动桑寨村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7月15日,调研团前往靳堂乡开展调研活动。

在郝庵村,村支书详细介绍了村落的发展规划。郝庵村利用其靠近黄河滩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将瓜果种植作为主导发展产业,同时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农家乐餐饮服务品牌。

在老刘庄村,村党支部书记从“人口构成”“经济来源”“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刘庄村凭借地理优势,规划瓜果种植园区,建立农贸物流产业园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当地村民就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间的关系进行了交流。随后,调研团成员实地参观了当地三合板加工厂。

情“柳”稼梓处,崇“商”五谷田

7月16日,调研团来到后大柳村。后大柳村村委会负责人从“人居环境改善”“居民收入来源”“柳编技术历史”“经济发展规划”四个方面介绍了后大柳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过去村里依靠传统的柳编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但近年来由于塑料品和不锈钢产品的替代,消费者对于柳编产品的需求大大减少,成为影响后大柳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团队成员在考察了后大柳村的实际情况后,就市场需求问题作了交流探讨。

队员陈士浩说:“柳编产品在实用性方面的需求日益减少,当地可以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优势,改变柳编品销售对象,利用景区资源将柳编产品作为工艺品销售给景区,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情牵故土方成今日,影业助农共享明天

7月17日上午,调研团来到姚庄村。姚庄村党支部书记向大家介绍了一个对本村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村民姚世杰。据了解,事业有成的他不忘回馈家乡,成立了世杰劳务集团,建设了厂房,为本村村民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引领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接着,调研实践团队参观了姚世杰的电影收藏仓库,并对他进行了深度访谈。姚世杰透露:“目前我计划在我们村建立一个大型的电影博物馆,吸引消费者进行参观,进而带动我村旅游业的发展。”

调研走访原阳党寨,服饰助力农村发展

7月18日上午,调研团来到党寨村。村支书介绍说:“过去我们以有机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村民通过塑料大棚种植瓜果蔬菜取得收入,但是近两年来村民因外出务工而无暇顾及农作物,导致村内经济发展落后。”队员李丹建议:“仅凭农业来带动整个村的发展是很困难的,村民应该在注重传统农业发展的同时兼顾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能者多得全凭精心缝制,乡村兴旺还看特色产业。

随后,在村支书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村内的另一经济来源——服装加工厂。团队成员与服装厂老板沟通交流,了解了服装加工的主要流程和加工产品的销售途径。

此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大家纷纷表示,将会从实践中积累经验,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柳编调研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务柳·织柳黄土地上走出的柳编“神话”
传承柳编技艺 弘扬工匠精神
“小柳条”编出“大财富”
非遗柳编展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