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多普勒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22 08:09万颖卢志娟陈柳萍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感染性乳酸休克

万颖,卢志娟,陈柳萍

(东莞市中医院 超声科,广东 东莞523000)

改善组织灌注为临床中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关键,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成为目前临床中感染性休克复苏治疗的标准。临床实践中,EGDT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并不能真实反映组织灌注情况,部分感染性休克患者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cvO2)达标后仍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现象[1]。肾脏为机体敏感脏器,当组织灌注不足时肾脏首先出现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因此推测肾脏血管灌注变化可作为反映组织灌注敏感性指标,以此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EGDT的效果和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诊断均符合 《国际严重脓毒血症及脓毒性休克诊治指南 (2014年)》,脓毒症伴有其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和 (或)组织灌注不足,满足下列任意一条:①脓毒血症所致低血压SBP<90 mm Hg或下降>40 mm Hg,MAP<70 mm Hg;②乳酸大于正常值 1 mmol/L;③进行足够液体复苏, 尿量仍 < 0.5 mL·kg-1·h-1至少 2 h; ④非肺炎所致急性肺损伤且氧合指数 < 200 mm Hg; ⑤血肌酐 > 176.8 μmol/L;⑥胆红素 >34.2 mmol/L, PLT<100 × 109/L; ⑦凝血功能障碍。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2.8 ± 9.7) 岁。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诊断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感染性休克确诊在24 h内。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患者;年龄<18岁或>85岁;存在肾脏疾病患者;不可复苏的临终状态或预测24 h内死亡患者;操作和治疗未得到家属同意;存在PICCO置管禁忌证患者。

1.3 治疗方法 所有感染性休克患者入组后采用EGDT指导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抗感染、补液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检测患者EGDT治疗1 h、6 h后的中心静脉压 (CVP)、MAP、尿量、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或 ScvO2)、 血乳酸、 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 (PICCO)监测数据等。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PHILIP IU22)监测仪,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为5 Hz,于EGDT治疗1 h、6 h后检测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min)、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所有超声检测均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完成,每个参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肾脏指标均来自右肾,复苏前后测量在同一侧肾脏,肾脏检查选择肾下极弓形动脉。根据EGDT治疗6 h后是否达到复苏目标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复苏达标标准:①CVP在8~12 mm Hg间;②MAP>65 mm Hg;③尿量 > 0.5 mL·kg-1·h-1; ④ScvO2或 SvO2> 70%, 若液体复苏后CVP达到8~12 mm Hg,而ScvO2或 SvO2仍未达到70%,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达30%以上,或输注多巴胺丁胺达到复苏目标。Sofa评分[2]:对患者睁眼反应 (1~4分)、言语反应 (1~5分)、运动反应 (1~6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反应能力越好。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EGDT前后的急性肾损伤 (AKI)发生情况、Sofa评分,以及28 d生存率、ICU住院天数。②分析肾内血流灌注变化情况与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包括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 阻力指数 (RI)、 搏动指数 (PI)。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版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资料以x±s表示,EGDT达标及未达标患者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EGDT达标前后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EGDT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 [n(%),x±s]

2.1 两组患者EGDT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 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经EGDT 6 h后,复苏达标19例,达标率为63.33%,未达标11例,占36.6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KI发生率及Sof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达标组患者的AKI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未达标组,Sofa评分、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未达标组 (P<0.05)。见表1。

2.2 肾内血流灌注变化情况与乳酸水平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Vmax、Vmin、PI与乳酸水平呈负相关,RI与乳酸水平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肾内血流灌注变化情况与乳酸水平的相关性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为ICU的常见病,为多种感染引起全身炎性反应性疾病,表现为有效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不足,临床中以抗感染、复苏、改善组织灌注量为主要治疗方法,其中改善组织灌注是评估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有效标准。EGDT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为目前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标准。然而临床研究[3]发现,EGDT血流动力学目标并不能真实反映组织灌注情况,感染性休克患者在ScvO2达标后仍存在组织灌注不足表现。肾脏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最易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当组织灌注不足时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AKI发生率高达35%。临床研究[4]指出,由于肾脏具有一定代偿机制,肾脏出现轻度损伤后,肾功能相关指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当肾小球滤过率 (GFR)下降到50%时才出现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肾脏病理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肾脏损伤程度。因此,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肾脏血流动力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患者的组织灌注情况。

本研究通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感染性休克,根据治疗6 h后复苏达标情况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结果显示,达标组患者的AKI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未达标组,Sofa评分、28 d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未达标组 (P<0.05)。分析肾内血流灌注变化情况与乳酸水平的相关性发现,Vmax、Vmin、PI与乳酸水平呈负相关,RI与乳酸水平呈正相关。乳酸水平直接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组织灌注情况,证实肾内血流灌注变化能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真实的组织灌注情况。

综上所述,肾动脉多普勒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EGDT中的应用可评估疗效及患者预后。

[1] 张宏民,刘大为,王小亭,等.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血流评分与肾血管阻力指数的关系 [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2102-2105.

[2] 刘思伯,刘金洁,高恺,等.亚低温对感染性休克犬全身及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43):3545-3548.

[3] 卢年芳,郑瑞强,林华,等.脉搏灌注变异指数评价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状态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7-21.

[4] 于涛,吴敬医,姜小敢,等.艾司洛尔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885-889.

猜你喜欢
感染性乳酸休克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碘克沙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腹腔镜手术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血乳酸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