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输液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22 08:08陈静霞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限制性感染性休克

陈静霞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东 深圳518035)

0 前言

感染性休克多发于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及绞窄性肠梗阻等疾病出现感染性休克的几率较大,给患者的健康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1]。术前补液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两个:一部分研究认为患者在术前禁止饮食会出现血容量不足,术中需要采用麻醉药物,机体血液会重新分布,且手术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造成患者的有效血容量更少,故在术中需要大量补充液体,采用充分液体复苏;还有一部分研究[2]认为手术导致患者分泌大量激素,容易造成水钠潴留,故术中要对液体补充进行控制,采用限制性输液。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限制性输液和充分液体复苏两种液体补充方法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限制性输液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48~63岁,平均年龄 (47.6±3.9)岁;采用充分液体复苏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6~61岁,平均年龄 (47.9±4.2)岁。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输液方法 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进行输液:第1个小时内输液量为100~1 500 mL,维持患者MAP>70 mm Hg,维持患者尿量在 1 ~ 1.5 mL·kg-1·h-1, 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观察组采用限制性输液方式进行输液:第1个小时内输液量为500~1 000 mL,将患者MAP控制在 50 ~ 70 mm Hg, 维持尿量 <0.5 ~ 1 mL·kg-1·h-1, 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好转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测量两组患者MAP(平均动脉压)、CVP(中心静脉压)、HR(心率)、PaO2(动脉血氧分压);③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尿量及总输液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 (10/4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7.5% (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 CVP、MAP、PaO2、HR、术中出血量、尿量和总输液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比较 (x±s)

3 讨论

休克在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为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和组织灌注量的下降,进而造成细胞和器官的功能损伤,属于一种综合征[3-4]。感染性休克是由于感染导致的机体吸收大量的内毒素,内毒素会加快组胺、溶酶体酶等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速度,最终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和组织灌注水平降低。相关报道[5-6]显示,感染性休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于恶性肿瘤的病死率。

临床上目前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从血流动力学支持、复苏、控制感染等方面采用综合疗法。关于血流动力学支持方面,主要依靠血管活性药的应用以及容量治疗。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限制性输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同时不易导致心脏灌注不足情况的发生,更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8]。相关临床研究[9]显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可在早期行充分液体复苏,CVP在6 h内维持在8~12 mm Hg,但对于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要维持在12~15 mm Hg,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要维持在70%以上,MAP在控制在65 mm Hg,尿量也要控制在0.5 mL·kg-1·h-1以上。 但液体复苏的目的主要是保证机体有效的循环血量,加强组织灌注,却无需进行无节制的大量补液,其原因主要为机体处于休克状态下会使微循环发生明显变化,患者毛细血管发生扩张,血浆外渗,机体体液的分布也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组织间隙内出现大量液体,液体输入量远高于液体输出量,于是液体出现正平衡[10]。如果体液长时间分布异常,会引起患者组织器官出现水肿、缺氧及代谢损伤等症状。肺间质水肿还会加重患者的缺氧症状,严重时会引起ARDS、MODS等相关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行限制性输液可以通过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有效保证机体重要器官的血供,且可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一种低水平状态,维持机体体液可以有效复苏[11]。目前,关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限制性输液效果的研究相对不多,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限制性输液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 (10/4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57.5% (2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 CVP、 MAP、 PaO2、HR、术中出血量、尿量和总输液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表明采用限制性输液能够明显改善机体炎性反应,可能与限制性输液对患者代偿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关[6,12],因而避免了因为充分液体复苏造成机体应激性反应而导致的影响。

综上所述,将限制性输液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围手术期麻醉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组织血流灌注情况,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1] 蓝雪琴,马海兰,许尹丽,等.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 [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50-3152.

[2] 李重颐,黄威,陈仕伟,等.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镇静对容量反应性的影响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5):3381-3383.

[3] 王丹,樊梅荣,熊丹,等.输液通路标准化流程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J].中国临床护理,2017,9(1):10-12.

[4] 李海中,孙德月,张青,等.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中限制性输液的疗效评价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811-2813.

[5] 王鑫,陈鹏,郑贞苍,等.液体复苏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影响 [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8):4-7.

[6] 纪金芬,赵敏娟,袁蓉,等.限制性输液与充分液体复苏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5):898-900.

[7] 邱晓东,居斌华,叶卉,等.限制性输液复合小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6):656-659.

[8] 刘春华,王莉,刘宗印,等.限制性输液对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成本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8(3):13-16.

[9] 史宏轶.限制性输血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14-916.

[10]陈宝友,张晓红,张振周,等.感染性休克患者输血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250-1252.

[11]王浩,张胜利.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观察 [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21(4):293-294.

[12]蓝雪琴,马海兰,许尹丽,等.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 [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50-3152.

猜你喜欢
限制性感染性休克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因“限制性条件”而舍去的根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碘克沙醇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髁限制性假体应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医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浅议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