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8-01-22 08:07杨秋菊袁婉欢黄惠君龙四妹黄高聪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多发性理性硬化

杨秋菊,袁婉欢,黄惠君,龙四妹,黄高聪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 神经内科,广东 中山528415)

0 前言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其发病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1]。多发性硬化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单目或双目视力减弱或失明、复视、感觉异常、反复发作性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2]。多发性硬化患者在饱受疾病带来痛苦的同时,极易出现心理问题,使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多关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方法,多重视患者神经功能的复健,对患者的精神方面却关注较少。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 (36.5±10.1)周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 (37.1±9.9)周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上对于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3]的患者;②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患者;②有认知障碍或无法正常沟通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基础治疗、用药护理和健康宣教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疗法,具体如下:①心理诊断: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和情绪,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树立良好信心。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认清自身的疾病症状和不良情绪的产生,找到其内心的非理性想法,之后护理人员针对此种想法,对患者讲解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方式,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现状。护理人员需指引患者自述内心的恐惧、焦虑、悲痛等不良情绪,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护理人员可借此尽力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告知患者,只有真正摆脱不合理的、非理性的信念,才能减轻一些不必要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通过与患者进行辩论,使其认识非理性信念的可怕和影响,鼓励患者建立理性信念,从认知层次产生改变。护理人员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使患者独立自强,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康复锻炼,配合治疗,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③心理教育: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强化理性思维方式,摆脱以往非理性信念,指导患者学习科学、有效的排解和宣泄技能技巧,勇敢抵抗不良情绪以及非理性信念,逐步建立良好的信心,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分标准

1.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应对方式等。

1.3.2 评分标准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4]和焦 虑自评 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的量化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越差。②采用应对方式问卷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4]对两组患者面对困难时采取何种应对方式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比较 (x±s,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的积极解决问题、寻求帮助、合理化情绪等理性因子评分显著升高 (P<0.05),自责、胡思乱想、逃避等非理性因子评分显著降低 (P<0.05);对照组的积极解决问题、寻求帮助、合理化情绪等理性因子评分,以及自责、胡思乱想、逃避等非理性因子评分变化均不明显 (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干预后的理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非理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比较 (x±s,分)

3 讨论

多发性硬化可导致患者性格发生改变,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萎靡、失眠等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5]。应对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显示,是个体面对困难及不寻常的超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多发性硬化患者常出现自责、胡思乱想、逃避等不恰当的应对方式。相关研究[6]表明,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帮助其最终成功地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起到维持患者心理平衡、保护患者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在治疗、常规护理多发性硬化患者的同时需给予其更多的心理护理。

理性情绪疗法的主要理念是以理性消除非理性,帮助患者重新认知,减少非理性理念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其能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情况,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7]。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积极解决问题、寻求帮助以及合理化情绪等理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胡思乱想、逃避等非理性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理性情绪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情绪及非理性的应对方式均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于临床推广。

[1] 李静,李婧,刘茵,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多发性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医学版),2012,21(8):625-627.

[2] 樊永平,吴畏.50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1):68-72.

[3] 樊永平,尤昱中,陈克龙,等.26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候分布 [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01-306.

[4] 向东,王西林,马鸿.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舨)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3,194-195,235-236.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1版) [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4):274-280.

[6] 肖计划,许秀峰.青少年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4(1):53-55.

[7] 董湘萍,董建玲,岳涛.理性情绪疗法对多发性硬化患者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5):3-5.

猜你喜欢
多发性理性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