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的影响

2018-01-22 08:07曹永桂曾伟杰刘迅陈凤华梁曼靖袁远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维持性同伴血液

曹永桂,曾伟杰,刘迅,陈凤华,梁曼靖,袁远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广东 广州51063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广东 广州510318)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由于毒素在体内蓄积,患者若不进行透析治疗,将在短时间内死亡。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尿毒症患者可得以长期存活,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痛苦也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因此,如何满足血液透析患者对信息支持的全面需求,实现全程的、个性化的、患者积极参与的专科护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同伴教育是社会支持的一种形式,是指具有相同疾病、生活环境、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认知和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1],目前被认为能在压力缓解、慢性疾病及健康促进中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作用[2]。本研究将同伴教育应用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以期建立一个适合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透析时间≥3个月,每周透析3次;在该院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知晓自身疾病诊断之前未参加过类似的微信群相关干预;无精神病史和认知障碍。按参加的次序编号,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男46例,女14例,年龄 (54.47±15.83)岁;对照组:男 45例,女 15例,年龄 (55.61±14.8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获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研究过程中无失访者。

1.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和临床生理指标检查,透析期间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透析时间、规律透析的重要性;将常规血液透析注意事项以及内瘘护理办法制成宣传册发放给患者及主要照顾者。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微信群分享形式的同伴教育。建立并使用网络微信群,入群后患者首先介绍自己,然后群里的其他成员表示欢迎,让新入群者有归属感和温暖感。微信群由1名责任组长和4名专科护士负责监管,每月把患者的临床生理指标结果告诉患者,对于近期各项指标控制较好的患者给予表扬,让其在微信群中给大家分享控制方法。让控制不好有疑问的患者提出问题,由同伴教育者给予解答。微信群中讨论最多的内容为:血管通路的自身维护、液体和离子的限制行为、饮食量的管理行为、运动方法、用药依从性、透析并发症的预防知识、充分透析的重要性、心理调适方法等。

1.3 观察指标 ①检测透析后患者的临床生理指标,包括尿素清除率、血清白蛋白、血钾、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②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共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3]。记分方法:依各条目不同权重,计算每个维度条目积分之和,得到各维度的粗分,将粗分根据公式转换成0~100的标准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的临床检验指标比较 (x±s)

表2 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 (x±s,分)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检验指标比较 透析后,实验组患者的血钾、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尿素清除率、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2.2 两组的SF-36评分比较 除躯体疼痛外,实验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追求的目标已经由原来的延长患者生命转变为提高其生存质量,而这主要取决于患者对透析治疗方案、饮食及液体摄入的依从性。研究[4]表明,甲状旁腺素是终未期肾脏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尿素清除率是评估透析充分性的良好指标,血清白蛋白则是衡量患者营养状况最重要的指标,透析不充分则严重影响对蛋白质的摄入。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高达35.29%[5],且高磷血症也是血透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摄入过多高磷食物为主要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钾、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尿素清除率、白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同伴教育,患者能有效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消极情绪,这种对人际交往或外界环境的不安全感,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常,因此改善心理资源 (如提高自我效能、减轻焦虑抑郁等)途径对个体会产生积极影响。微信是现在大众普及的交流方式,患者可通过微信群进行多人互动,共享图片、文字、视频等,提醒患者通过很多可控因素来规避血液透析带来的风险。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生理心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微信群中同伴教育者分享亲历的防病治病经验,能使患者把身心健康调到良好的状态。同伴教育通过自我学习、互相分享、互相促进等途径[6],让患者受启发、愿意学、主动说,矫正自己的行为模式。

综上所述,同伴教育能有效提醒患者通过可控因素来规避维持性血液透析带来的风险。

[1] 范素云,贾彦彦,施雁.同伴教育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服用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 [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3):285-288.

[2] Kornhaber R,Wilson A,Abu-Qamar M,et al.Inpatient peer support for adult burn survivors-a valuable resource: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J].Burns,2015,41(1):110-117.

[3] 李鲁,王红妹,沈毅.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4] 王立瑞,李江涛,余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水平与左心室肥厚关系的研究 [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10):594-597.

[5] 程丽娟,景月娟,李元红.行为分阶段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钾控制中的应用 [J].护理研究,2016,30(4A):1274-1275.

[6] 曾伟杰,范智文,支峭原.应对方式对基层官兵状态焦虑的影响:自我和谐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5):681-685.

猜你喜欢
维持性同伴血液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多彩血液大揭秘
寻找失散的同伴
神奇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