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调查分析

2018-01-22 08:07甘晓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12期
关键词:身材矮小家庭收入微量元素

甘晓丹

(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阳江529600)

学龄前儿童是指3周岁至6~7周岁入小学前的儿童,处于身体发育的主要时期。若儿童生长发育稳定,营养平衡可有效促进身高以及体重增长,对儿童大脑发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反之若营养不良则阻碍身体发育[1]。相关报道[2-3]显示,大部分儿童家属对营养不良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不足。近几年,我国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日趋增长,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关注。有研究[4]认为营养不良儿童患病几率较大,与微量元素状况息息相关。任一种微量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均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微量元素缺乏可能造成儿童生理功能失衡。本研究随机选择我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80例作为对象,探讨儿童营养不良与微量元素缺乏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市幼儿园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学龄前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5]:①均经过学龄前儿童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研究;②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③依从性较好,能够听从医护人员安排进行调查。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贫血以及营养不良;②合并内分泌系统疾病;③合并严重心脑等器质性疾病;④具有手术史。其中,男41人,女39人,年龄3~6岁,平均年龄 (4.3±1.1)岁。按照标准差法 (Z评分法)将所有学龄前儿童分为消瘦、体重低下以及身材矮小组各20例 (研究组),另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①测量身高以及体重:所有儿童均由专业人员利用统一身高尺以及体重计,测量身高以及体重。将儿童体重计数精确至0.1 kg,身高计数精确至0.1 cm,所有儿童均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②血清微量元素:所有儿童均采集末梢血,将40 μL末梢血放进血清多元素检测试剂中,迅速混匀,静止半小时后采取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铜、锌、钙、镁及铁含量。③问卷调查:为所有学龄前儿童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其中问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疾病史、被动吸烟史,以及父母职业、教育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学龄前儿童的血清铜、锌、钙、镁、铁含量,分析影响儿童出现消瘦、体重低下以及身材矮小等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根据我国相关标准[6]判定:Z评分 =(测量值-参考值中位数)/参考值标准差。年龄别身高Z评分<-2表示儿童生长迟缓,具有慢性营养不良;年龄别体重Z评分<-2表示儿童体重低;身高别体重Z评分<-2表示儿童消瘦。 微量元素含量标准为: 铜 0.8 ~ 2.0 μg/mL, 锌 6.0 ~ 15.0 μg/mL, 钙 50.0 ~ 80.0 μg/mL, 镁 25.0 ~ 50.0 μg/mL, 铁 300.0~ 500.0 μg/m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微量元素含量 各组儿童的血清铜、镁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消瘦组、体重低下组以及身材矮小组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1 营养不良儿童与健康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 (x±s,μg/mL)

2.2 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 儿童消瘦与家庭收入、奶制品摄入量、锌含量以及铁含量相关,儿童体重低下与家庭收入、胎次以及锌含量相关,而儿童身材矮小与父母身高、钙含量以及锌含量相关 (P <0.05)。 见表 2。

表2 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进入学龄前阶段后,仍处于发育时期,但速度明显放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取量需求增加。相关研究[7]显示,我国营养不良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其中营养不良是指儿童热量以及蛋白质摄入量不足,造成慢性营养缺乏疾病,极易出现消瘦、生长缓慢以及体质量较低等现象,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有研究[8-9]提出微量元素在学龄前儿童发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为健康发育提供有效保障。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不良儿童与健康儿童的血清铜、镁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消瘦组、体重低下组以及身材矮小组的血清锌、钙、铁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表明消瘦、体重低下以及身材矮小等营养不良儿童血清中锌、钙以及铁含量均比正常儿童低。其中锌与多种酶活性有关,是合成胰岛素的必需元素,且其形成的锌指结构作为形成类固醇激素和甲状腺素受体的DNA结合区,具有生长辅因子、免疫调节剂的作用,儿童出现缺锌可能引起生长发育迟缓、消化功能紊乱、智力发育不良等症状。钙在机体内主要存在于骨骼以及牙齿中,对维持正常钙磷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重要意义;若儿童缺钙则会引起骨骼生长不良、牙齿发育迟缓、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紊乱等。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可参与氧运输以及存储,若儿童缺铁可能无法满足红细胞生成,导致缺铁性贫血,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较大影响[10]。因此学龄前儿童缺乏微量元素可能出现相对应的症状以及体征变化,不利于正常生长发育。可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合理摄取蛋白质以及热量,并补充适量锌、钙以及铁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消瘦与家庭收入、奶制品摄入量、锌含量以及铁含量相关,儿童体重低下与家庭收入、胎次以及锌含量相关,而儿童身材矮小与父母身高、钙含量以及锌含量相关 (P<0.05)。针对儿童营养不良情况,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尤其是补充适量钙、锌以及铁等微量元素,可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与微量元素缺乏具有一定关联,采取有效的营养干预,维持微量元素平衡,可为儿童的正常发育提供有效保障。

[1] 李菁菁,赵醴,洪莉,等.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在危重症儿童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 [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6):323-328.

[2] 刘亚莉,张苏,秦桂琼,等.小儿佝偻病与营养不良关系的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9):1108-1109.

[3] 张哲哲,钱素云,祝益民.儿童加强监护病房患儿营养状况的调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597-601.

[4] 侯江婷,邓红岩,邹秋艳,等.2013年张家港市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1):103-104.

[5] 郭英丽.乌兰浩特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244-245.

[6] 潘军峰,刘莹莹,张静,等.亳州市学龄前儿童6种微量元素检测分析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9):1250-1252.

[7] 李冰,谷强.微量元素对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影响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0):3287-3288.

[8] Raj A,McDougal LP,Silverman JG.Gendered effects of siblings on child malnutrition in South Asia: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 from Bangladesh,India,and Nepal[J].Matern Child Health J,2015,19(1):217-226.

[9] 何长华,曹继琼,姜道钱.5833例0~6岁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4):510-512,514.

[10]王守桂,张祥生,王昕,等.学龄前儿童骨密度与5种血清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83-285.

猜你喜欢
身材矮小家庭收入微量元素
从身材矮小到高头大马 这个基因“功不可没”
“十三五”渔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小燕子
Costello综合征二例并文献复习
宝宝微量元素检测
解析中微量元素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