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8-01-22 00:16马莹马光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态系统

马莹+马光波

[摘要]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体系,是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际,促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机制建设,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系统;创业生态系统;应用型本科高校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体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要素指标。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既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也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必须充分考虑内外因素的相互影响,构建仿照生态系统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创业教育过程中各系统、各部门、各环节、各种信息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撑,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概念是英国生物学家坦斯利1935年提出来的,指的是在一定空间中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推出了整合地区创业生态系统的“创业生态系统”项目。2011年,美国学者提出了涵盖政策、金融、文化、市场、人力资本、支撑系统的百森商学院创业生态系统项目。国内学者林嵩从创业战略和创业支持要素、创业网络研究和创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赵涛等学者分析了一定区域内企业、服务机构、政府等构成的创业生态群落的资源运行机制。

本文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仿照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不间断的进行信息与资源的交换,相互影响、互相竞争,形成一个稳定的、共同发展的动态系统。

二、基于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需要

(一)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学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就是应用能力,而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应用能力的关键要素。创新创业教育最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潜能,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以生态系统为出发点的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融合了政府、高校、社会和家庭各个方面的资源,注重人才培养环节的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实现了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统一。

(二)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综合性大学、重点大学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还有较多的不足。首先,学校本科教育的办学历史较短,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体系等与重点大学相比不具有优势。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专业的数量较少,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较少或利用率不高。再次,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迟缓,多头管理急需形成合力,课程体系建设亟待完善。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统一。在高校内部,集聚各方面的力量,将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验实训等环节纳入一个整体,统一领导,统一谋划,全员参与,形成一个协同推进的良好生态环境。在高校外部,注重吸收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资源,不断地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在政策服务、实践锻炼、观念转变等方面一起发力,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建高校与外界合作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三、应用型高校基于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体系构建

(一)构建相互支撑的创业生态环境

大学生创业的生态环境,主要因素是高校、社会和政府三个部分,只有让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与社会生态紧密连接,才能从中汲取资源,体验竞争,得到锻炼与成长。

1.营造政校合作的创业环境。地方政府可结合本地高校的实际,充分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有效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高校可与政府搭建协同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在政策研究、资金支持、基地建设、培训指导和项目孵化等开展深入合作,共同营造大学生创业外部环境的良好生态。例如,高校可争取与政府共建创业孵化基地,选址可以放在大学园区之内,既利用了高校的现有资源,也利于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同时也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了创业活动的最大效益。

2.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与地方企业的联系比较紧密,学校应发挥此优势,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企业研发基地等,借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开展对学生创新项目的技术支持与创业团队的辅导,将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与真实的市场竞争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生命力。企业参与高校创新创業教育,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大力号召,也是企业追求自身创新发展的必然需要。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可以在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方面获取到较为明显的优势,进而实现了校企双方的共赢共生。

3.构建校际协同培养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校际之间的合作办学,共享“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资源,打破高校问的合作壁垒,弥足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不足。因此,校际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有效尝试。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应选择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先进经验的国内外高校,通过教师队伍、科研合作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发挥合作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达到优势互补和利益双赢的局面,扩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实现院校之间的协同发展。

4.建立家庭与学校互动育人机制。家庭是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坚实后盾,是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与学生家庭紧密联系,通过定期家访和家长会等活动,建立及时、通畅的信息沟通机制,转变家庭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创业活动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实践中。endprint

(二)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机制

高校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稳健高效的管理体系,体系内教学、科研、后勤等部门相互合作,互相支持,保障实践、师资、服务等环节的相互衔接、共同演化。

1.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的管理机制,是协调高校内部各部门职能、形成合力的重要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成立一个由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专任教师代表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机构,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实施方案等重要事项的指导工作。指導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推动各部门共同发力,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机构下设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管理。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共同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确保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落得实处。

2.深入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需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整合内部资源,探索教学的新模式,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高校可采用分类施教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全体学生,学校开设《创业基础》、《创新思维方法》等必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的通识认知。对于创新创业兴趣浓厚的学生,开设《投资学》、《企业管理》等选修课程,加深创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3.内外兼备的创新创业导师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教育过程,不仅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还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是被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采用“外引内培”的方式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校内选拔有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意愿和能力的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对其进行创新创业知识、技能、实践等方面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充实到学校的创新创业导师库里面。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高校要鼓励专业课教师从所授专业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在挖掘内部专任教师潜力的同时,学校可以采用签约的形式聘请校外企业家、行业专家作为学生创业的兼职导师,组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教学团队,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指导。

4.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当前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遇到较多的困难,主要归因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想的缺失,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缺少创业文化的熏陶。创业文化是强化大学生创业群体效应的隐形因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是培养学生自觉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精神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培育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团结的协作精神,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更能把创新创业的基因植入到学生的思想里。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注重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塑造,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基因,积极宣扬创业明星和创新实践活动,通过科技创新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展、创业沙龙、创业名家讲座等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孕育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

5.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建设。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就是将学生的专业实验、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环节结合起来,构建三个层次的体系。实践体系开展的前提是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各类实验室、创业孵化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建立创新创业的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等建设,充分利用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创客空间的孵化作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创新创业活动的魅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

四、结语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政府、社会和家庭存在高度的联系,只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才能将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最大化的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未来铺设最美好的道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态系统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定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