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办学”:高职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新探索

2018-01-22 06:29金毓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跨界性、国外成熟职业教育模式发展走向和国内实践性教学的分析,指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行“入园办学”新模式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高职人才排样要求的。并阐述了“入园办学”包括的四个方面:实践教学需求分析、多方共建合作机制、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入园办学;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一、问题提出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种跨界性尤其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办学制度层面,它跨越了企业与学校;第二,人才培养层面,它跨越了工作与学习;第三,社会功能层面,它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因此,从跨界维度看,职业教育界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职业合作办学形式无疑是正确的;但从职业教育实践看,无论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是校外实习基地,都没有真正做到“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和“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这就意味着对“为工作而学习”——就业导向职业教育的思考,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外延上,仍然囿于“定界于学校”和“定界于企业”,从而带来“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良性互动机制的缺失。并且早在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五条和第十八条就明确指出: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决定》清晰地勾画了此后若干年内我国职业教育建设的趋向及目标。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开展“入园办学”实践教学,探索符合认知规律、教育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职业成长规律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转向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二、文献综述

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课归结为四种模式:北美的CBE、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和英国的BTEC。通过对四大职教模式的系统研究和比较评价,我们发现这四种模式都毫无例外地在试图解决各国在职業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一方面,教育培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现代经济、技术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又非常迅速。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机制,能够不断调整经济、技术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教育培训的关系,他们就很难保持紧密的结合,因此,推动学校教育更紧密地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相结合成为为诸多国家的必然选择。

从国内研究来看,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讨论和探索,主要集中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特别是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后,伴随着示范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迈得更快了。主要有以下体现: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和特征基本明确

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审标准(试行)》指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该定义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在校内建设的适用于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不但以为师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还可以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购置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技术研发等,使消耗性实验实习变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实训设备的真实化、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等基本特征。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逐渐成多样化态势

丁金昌教授在2008年2月的《中国高教研究》上撰文总结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三大模式:企业主导模式,包括订单培养型、企业赞助型;学校主导模式,包括筑巢引凤型、来料加工型、技术推广型、创业孵化型;共建共享模式,包括共同经营型、优势互补型、任务驱动型。

刘家枢研究员在2008年6月的《教育与职业》上撰文总结了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模式采用了教学性公司模式、企业来料加工模式、校企合作建教学工厂模式。

李黎明研究员在2007年9月的《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上撰文认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有校办企业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政府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校企合作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校企合资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行业、部门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学校自建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但许多有关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和实践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和初步建设,至于如何使生产性实训基地良性地、可持续地发展,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运行模式供参考;而且各院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围绕工科类专业进行产品制造类训练。

基于上述分析,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立足于宁波区域经济特,紧紧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兼顾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利益,探索一整套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园区实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运作方案。目前这一培养模式也已为区域内多所高职院校借鉴。

三、“入园办学”实践教学的基本制度设计

“入园办学”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一套运行体系,主要包括实践教学需求分析、多方共建合作机制、管理制度和保障机制等四大方面。

(一)融合地方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需求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贸易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它构建的开放、立体、多边的经贸合作模式,不但有利于企业在更广阔市场空间里寻找商业伙伴和交易对象,推进企业间互利互赢,促进多边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使得各国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国外商品信息,实施购买行为。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6月20日)明确指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有利于用“互联网+外贸”实现优进优出,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扩大海外营销渠道,合理增加进口,扩大国内消费,促进企业和外贸升级转型;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加快实施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升级。宁波作为全国首个交易额破亿元和十亿元的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保持了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的良好势头。试点业务模式包括一般进口、网购保税进口、保税进口和集货进口,B2B和B2C。备案的跨境电商贸易企业,其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电子商务类企业;二是外贸公司,约占宁波外贸公司总数的40%。

产业增长和业务模式的变化带来从业人员需求增加和变化。为适应变化,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也需相应调整。

宁波市政府在打造“地方经济升级版”和推动地方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颁布了诸如《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14〕6号)等系列文件,并提出的“要集聚和培养电商人才,尤其是大专院校和电商园区要通过联合办学、入园办学等方式加紧培养电商专业应用人才”,积极探索“政、园、企、校”合作培养机制,推进宁波市外贸转型和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

(二)多方共建的合作机制

“入园办学”模式依托宁波市政府、宁波市江北区政府、宁波市电子商务创新经济产业园、行业协会、跨境电商企业和外貿企业,发挥教学育人、服务企业和公共平台等功能,确保实践教学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创新园区办学的管理体制

(1)教学运行管理

在教学运行管理具体实施中,主要由相关企业和学校相关专业联合派出教师,根据外包项目内容和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具体任务与目的,确定指导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由专兼职实训教师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务处及其他教学部门对实训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督导。

(2)学生管理

在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中,严格按照企业标准来考核学生,使学生养成严格有序、遵守规程、劳动安全等职业品格。通过设计若干较为关键的行为指标制定考核表,对学生实施全过程考核。

(3)创新创业管理

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立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等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

(四)构建合作办学的保障机制

(1)组织架构:建立由政、校、企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区内办学运行提供决策。

(2)资金保障:资金包括园区办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投入、学生的实训的经费支持。其来源为学校投入、企业赞助、基地盈利等。

(3)人力保障:主要是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组建及配备问题。以学校的专业教师为主体 ,同时企业的技术人员辅助参与 ,共同参与实训计划、技能培养方案及考核办法等的制订和执行。

(4)物力保障:企业、政府将提供场所、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必需的教学基本器具和物资 ,保证生产性实训之需。

(5)教学保障:编写课程教学实训指导书、建设实训辅助等教学资源,科学设置课程和选择教学内容。

四、“入园办学”实践教学推进过程与成果

2015年6月,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商务委员会先后授权学院牵头组建宁波市电子商务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和宁波市电子商务学院。通过开设宁波市高校应届毕业生电子商务紧缺人才培训班,开展宁波市电商师资培训班、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培训和全国外经贸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跨境电子商务师资培训,实施市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等工作,学院在宁波跨境电子商务产学合作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在全国高职院校外经贸专业产生一定影响。

2015年9月,学院在慈溪市崇寿镇e点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基础上,与宁波市电商经济创新园区和宁波U淘电商产业园区等知名产业园区共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探索出一条以“学校主导、企业参与、政府服务”为原则,融合优秀教育师资、良好园区设施、优质企业资源的创新“入园办学“国贸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开展面向宁波区域内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的托管、咨询、孵化等服务。

为集聚宁波市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智力资源,引领带动宁波电子商务专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2016年4月,学院牵头成立了宁波市电子商务职教联盟,参与宁波市各政府部门的电子商务政策制定及电子商务推进工作,包括《宁波市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宁波市工业企业“电商换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奉化市智慧城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宁海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6-2030)》、《宁波市教育系统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专项行动计划》等。近五年来,学院累计承担过省人社厅、中国互联网协会、宁波市经信委、宁波市教育局、余姚人社局、奉化市经信局、奉化服装商会等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培训项目30多个,受训人员超过5000人。

截止2018年11月,已有近500名学生进驻园区,通过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理解深入了,职业素养也得到了极大提升。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企业项目参与和项目团队孵化的园区工学一体化培养后,有超过20%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或以“干股“形式入股由原企业创办人投资的新公司。

学徒制、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活跃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也取得了更多更好成果:全国第一届OCALE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一届跨境电子商务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POCIB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一等奖、浙江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特等奖…

通过“入园办学”实践教学改革和基于跨境电商项目运营过程的企业化教学组织模式,学院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探索发展中,走出了一条培养实战型国际贸易紧缺人才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金毓.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发展报告[R],2016年9月

基金课题:

2016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 从定界到跨界:基于“入园办学”的高职实践教学转向新探索,项目号:2016SCG235

作者简介:

金毓(1976— ),女,安徽巢湖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贸易、财经商贸类专业职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