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英语课堂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认识与探索

2018-01-22 06:29程静静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自主性英语课堂

摘要:在“主体性”教学成为教学改革主流思想的今天,如何深入切实地把这种先进思想贯穿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去,将英语的教学目的逐步从传统的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向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方向转变,已成为当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中笔者从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动机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职业院校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认识与探索,以供商榷。

关键词:英语课堂; 自主性;主体意识

英语是一门世界语言,也是通往世界的窗口,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社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发展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中职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思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未来的需求。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转变教师角色,明确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所谓的教学只是執行教案的过程,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的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的语言轨道上运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享有绝对的“权威”,对学生的虽不太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有创新的见地,视而不见或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因此,教案成了支配教学活动的一只“隐形的手”,它指挥着教师与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剧”,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种被动学习,使教学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绝对的服从也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不去积极主动的思考,久而久之,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转变角色,重新对自己的作用进行定位。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或“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教师实现了角色转变,就能够很好地担负起实践新型教学模式的责任,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Two-day Tour in Sydney这篇阅读材料介绍的是悉尼两日游的旅行计划,我让学生围绕"What do you know about Sydney?”和"What is Sydney famous for?"这两个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学生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并整理了许多材料,诸如悉尼的地理位置、历史、名胜古迹等等。当课上就此问题展开讨论时,学生就会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受成功,感受快乐。

第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教学质量低,学生基础差等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死记硬背,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中职生掌握英语知识,并训练其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协调课堂环境,将呆板的英语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只有对他们因势利导,才能调动中职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习"wolf"和''whale''这两个单词时,我采用了形象直观法进行教学,我先是用英语解说狼和鲸的特征让学生来猜,然后在黑板上画它们的简笔画来告诉学生答案。通过这种直观的绘画教学,虽说只是寥寥几笔,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容易的掌握并理解记住所学的单词。又如,"put on"和"wear"都是“穿”的意思,但用法上各有不同,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者的区别,我采用了表演法。首先,我告诉学生"I just put on a T-shirt."然后做出非常冷的样子,接着取出一件衣服,边往身上穿边说"I wear my coat. I am warmer."这样,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表演,可以清楚地理解"put on"和"wear"的区别及用法。因此,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在理解上的重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第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行为是由动机产生的。而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即是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只有拥有强烈英语学习动机的人,才可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才会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实现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飞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呢?教师可以从“兴趣”入手,如果学生学习英语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从而使学习者始终保持对知识保垒主动进攻的姿态,保持学习英语的积极性。Dornyei指出,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重要。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努力创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积极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课前3分钟用美妙的英文歌曲作前奏来迎接课的开始;有时用一些英语笑话、国外趣闻来拓展他们的眼见;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等。课上给学生创造大胆“说英语”的机会,每节课都设置pair work和group work环节,让每个学生都有开口练的机会和人人参与的机会,然后组织全班学生参与学习讨论。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生生活动和师生活动,总结出本课的要点,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后经常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比一比;设置阶段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努力达标;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学习。通过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让学生在或喜悦或成功的情感体验中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新时期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激励者。

在职业教育阶段,学好英语对今后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利用多种方法与途径积极努力地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动精神,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成为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人。也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真正发挥,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英语的学科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2]郭祥增.谈谈学生的自主管理[J].成功(教育),2007年05期.

[3]徐鸣.如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J].才智,2009年09期.

作者简介:

程静静(1981年),女,汉族,安徽宿州人,安徽省宿州逸夫师范学校教师,英语教育专业,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自主性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