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励志成才教育的思考

2018-01-22 06:29赵思全汤凯丽杨晓梦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

赵思全 汤凯丽 杨晓梦

摘要: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摇篮,重视学生的新时代教育已经成为了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共识。近年来,在社会不断开放,多种思想和价值观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励志成才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趋势对励志成才教育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完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励志成才教育

引言:

高职院校的励志成才教育指的是学生思想观念层面的改造工作,主要是通过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激发其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思想变化完成行为上的转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完成。励志成才教育主要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理论来源,不仅对学生个人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还对高职院校相关思想教育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励志成才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

(一)西方思想的影响

网络信息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信息的来源逐渐具有丰富性和广泛性的特征,一些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渐通过影视作品等形式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所接触,大学生在开拓视野、丰富认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与励志教育目标相违背的思想观念和抵触励志教育的意识,对励志成才教育活动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二)社会负面价值观的阻碍

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不仅会对个人的经历和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逐渐流传到学生群体中,导致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自觉地被金钱、权力至上的理论所吸引,做出与理想和信念相违背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就业情况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的行为选择也更容易受到金钱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励志成才教育作用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教育活动与学生个人需求之间存在不一致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励志成才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和理论指导,无法有效形成严谨的教学流程,且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与学生的个人需求之间也仍然存在着不一致性。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关注的是就业问题,而励志成才教育的课程设计重点关注的是相关励志思想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无法与学生的个人需求实现真正的结合,因此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较低,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励志成才教育的混淆

思想政治教育与励志成才教育都属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视角较为宏观,重视学生意识形态的养成;而励志成才教育的关注视角较为微观,主要关注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塑造以及良好修养的养成问题。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方案设置中通常将励志成才教育归入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导致励志成才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比例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进而无法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励志成才教育的开展和完善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想风气

良好的校园思想风气的形成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改善校园风气能够让学生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形成审视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意识,自觉抵抗腐朽思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思想风气的营造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学生以正当的方式获取金钱等[2]。

(二)运用网络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在教学形式不断丰富的情况下,励志成才教育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输工作。采用先进的网络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辅助,可以改善教学的氛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播放与励志成才主体相关的模范人物影片资料,使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件形成对励志成才概念的更全面的认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专门的励志成才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留下对课堂内容的疑惑、课堂活动改进的意见等内容,通过不同的途径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

(三)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安排

社会实践是落实教育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教育活动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重视理论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合理分配一定的教学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进行不同的安排。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重点探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形成健康的心理;二年级学生可以关注激励式教育,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二年级学生可以进行职业规划的相关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个人优点和长处;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排解就业困难,形成良好的心态[4]。

(四)重视教学活动的反馈

有效的教学活动反馈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到各个教学阶段学生接受程度的变化,从而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在此基础上,教学活动反馈体系具体可以从建立学生基本个人信息数据库、学生就业意向信息库等方面进行完善。此外,还要注意通过问卷、表格发放等形式及时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提高數据的准确程度,方便教师建立对学生更全面的了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励志成才教育对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高职院校的励志成才教育水平首先要形成一定的重视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规划,并通过实践的方式检验知识传授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励志成才教育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真正起到引导和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源平,WangYuanping.从身份认同缺失到励志教育——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培养机制典型现象剖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0(2):18-22.

[2]栗宁.高校励志生及其成才环境问题浅探[J].文教资料,2016(29):108-109.

[3]高博,王小东.新形势下大学生励志教育刍议[J].教育评论,2016(7):78-80.

[4]侯阿利.新形势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1):67-68.

猜你喜欢
新形势高职院校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的外企财务管理建议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