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初中体育课堂

2018-01-22 06:29吴炳华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策略构建

吴炳华

摘要:当前,在强调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一向被忽略的体育课越来越被关注,其高效的教学模式亦被众多教育工作者热议。初中生在长期被应试观念的固化下,渐渐地也只将学习目标放在文化课堂上,从而抹杀了自身对体育原有的兴趣与热情,身体素质呈现直线下滑的危险走向。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拾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现存的体育教学问题出发,阐述在初中体育课堂如何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有效策略

引言:

高效课堂,即是指在一节40-45分钟的课堂上,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体育课的初衷本就是增强学生体质,达到健康的标准状态,这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一席之地,没健康即没学习可谈。故此,初中体育教师必修深刻意识到高效体育课堂构建的重要性,用最短的时间交给学生更多的健康体育知识,为学生的身体素质负责。只有身体素质提上去了,学生方有更多充沛的精力探讨文化课程,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认真备课,根据学生情况合理安排课程

一堂课有没有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真正教会了学生知识点,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课前的备课相关。课前认真备课,将课堂上的教学风险都预测进去,则在课堂上讲授就会轻松很多,并达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而一旦课前草草了事,想到什么就讲授什么,则讲课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还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这对于体育课来讲,也是不例外的。体育课程通常会更灵活,没有非常严格的教学要求,这也为众多教师敷衍了事提供了前提。实践证明,高效体育课程的构建,要求了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周计划、月计划与年计划[1]。比如,每节体育课的课程主题不一样,则也意味着体育器材的使用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则应该对体育器材有充分的了解,并要想好如何讲解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并规范使用器材,使用不当带来的结果要如何处理等等。只有在备课时将这些不可控因素糅合进去了,方能应对课堂上的一切突发情况,最后成功完成教学要求。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个性化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的发展时期,对于很多事物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和主见,其在体育课上的兴趣爱好也是一样的,教师不能想当然地替学生的大脑做决定。正如部分学生天生就有着活跃的运动细胞,而部分学生对体育就丝毫拉不起一丁点兴趣,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尊重。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充分、全方位地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个性化的教学,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模式[2]。比如,在一节篮球体育课上,并不是所有的男生都是喜欢打篮球,亦不少说所有的女生都不喜欢打篮球,整个班级里面肯定有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存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爱上篮球,并成为篮球高手。而是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厘清不喜欢篮球的学生的真实想法与体育兴趣,在课程中做好安排,这才是更正确的做法,才能确保每个学生的体育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满足。

三、摈弃呆板的教学方式,选择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

在中考的压力下,体育课程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放松的课堂,带上了“玩闹、轻松、解压”等的标签。在整日题海战术的繁重学业下,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待会比较大。这对于体育教师来讲是更大的压力,因为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的话,学生是既想身心得到放松,又想轻松学到体育健康知识的,这就为教师上好体育课打下了高标准的需求。而一味地按照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即热身运动、简略讲解、自由活动等三步走的模式课堂,已满足不了学生的高需求。故此,教师需要把“寓教于乐”在体育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课上玩闹放松,于玩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講授50米跑步时,如果只是让学生围操场跑,训练自身的速度,则学生会觉得是一种负担,没有得到应有的放松。教师可以设置50米的接力赛,看哪个队伍接完全程的用时最短,并设置一定的奖励。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的热情高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巧用现代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

在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依赖于科技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是现代教育中受欢迎的一种新颖的教学辅助技术。这是集齐了声音、画面、音乐、图文等的教学技术,是能辅助教师将静态的转化为动态的,将抽象化为具体,将“只可意会”转化为“亦可言传”的多功能工具[3]。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帮助教师更生动形象、直观易懂地向学生讲解,能在一定意义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有些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等资源的落后性,在讲解时无法非常全面,而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用多媒体技术将无法讲解的部分通过屏幕给学生传达出来,比如一些翻转的动作等等,让学生在屏幕中更清晰明了地看到正确的做法,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讲解,学生理解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由此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强化师德素质,于专业教学中带动学生

教师在育人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而倘若教师本身的素质不够强,对教学的质量不以为然,对自身的教学要求松懈不上进,则可以想象,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向学生传达出“此课程不重要,听听就好”的错误观念,导致学生也不重视课程内容,双方在考试的束缚中草草了事。由此,为了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师务必从这种错误观念的桎梏中逃离出来,有意识地强化自身打铁,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能力,用专业的方式教育学生,发挥师德育人的正面作用。在体育课上,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体育天才,总有部分学生在一些动作或行为上理解不到教师的点,学起来非常吃力。这个时候,教师要耐心地讲解,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却又通俗易懂的专业方式去指导,带动全班学生都在体育课堂上活跃起来。

六、发挥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作用,增强师生互动频率

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评价,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更取决于学生的评语。初中的体育课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相互倾诉、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平台,教师要充分将这个平台用起来,发挥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作用,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为未来的课程铺好感情路。教师多与学生谈心谈话,是了解学生状态的最直接方式,在谈话谈心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系与体贴。到一定时期,学生也会放开心扉,针对教师课堂上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给予合适的建议。而教师在聆听了学生的建议后,豁然开朗,并针对这个反馈,有目标地改进教学方式[4]。长而久之,师生的情感越来越融洽,教学质量固然有了质的提升。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体育课堂而不懈努力与向上追求。在课前认真备课,在课上实施个性化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现代媒体辅助式教学、体育专供式教学等,在课后使用评价反馈机制等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模式,对于激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带动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都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覃正雄.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J].新课程:上,2014(4):61-61.

[2]唐建吉.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58-158.

[3]赵海军.新课改下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探略[J].考试周刊,2016(33):118-118.

[4]尹加英.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4(35):83-83.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有效策略构建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