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氛围之我见

2018-01-22 06:29谭丝月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小学数学

谭丝月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帮助极大,并且改变以往的教学弊端,丰富教学内涵,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如何营造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氛围是现阶段教师思考的重点内容,文章将针对于此展开全面且有效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高效的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广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及思维发生极大的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及思路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何改变现阶段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则需要立足教学积极开展恰当且有效的教学方案。本文对此展开全面且有效的分析,然后提出具有价值性的改革方案,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打造高效课堂。

一、创新教学观念,营造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学活动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长此以往促使学生丧失基本的思维能力,自然无法提升创新能力。而随着创新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有极大的改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创新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教学的进步,教学活动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向学生渗透创新教育,并且能够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情况下,具体的教学实施如下:第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并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创新教育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提升他们创新思维,兼具创新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进行长度教学过程中,运行创新教育思想展开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对其展开身高对比活动,然后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对身高加以描述。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再引导学生借助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准確记录长度,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教学的延伸,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思想,必然能够收获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深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思维深刻性角度组织教学,这也是数学概念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意志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指思维的深度,具体来说就是学生是否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抓住事物本质,并且预见事物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及环境,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能够得以充分调动起来,所以优化学生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情况分析,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效果相对来说较差,很多学生的认知还停留于表层,具有非常模糊的印象,对于概念并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与领会,这对于之后的学习而言也是存在极大的障碍。针对上述教学现状,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着手分析概念,通过深入阅读理解概念的定义。首先,是对概念进行粗读,领会其中的大意,让学生能够掌握概念基本内容;其次,就是对概念进行细读感悟,在之前的粗读过程中学生掌握概念的关键词,细读是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含义,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探究,从而逐步掌握概念的精髓,在此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最后是对概念进行精读深思,这样的目的非常明确,旨在让学生对概念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掌握其中的精华,并且能够根据提纲进行思考,真正达到举一反三。教师采取这样的阅读步骤,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拓展思维,延伸思维深度,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必然对学生的思维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具有深刻的思维体会,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是需要学生不断思考而获取知识的学科内容,而作为教师来说,他们应该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所谓思考力,其本质上是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探索,然后发现问题,继而纠正与改错的过程。学生思考力的形成需要长久的累积,因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空间,这样能够让他们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掌握学习规律与方法。例如:每堂课结束时,教师要预留5-10分钟,让学生针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做好复习,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能起到引导与督促作用。

除此之外,作业布置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取恰当的内容,不能留给学生超出他们学习范畴的作业,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点即可,“题海战术”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性,这样会让学生对学习感到焦虑,不能让学生有独立的思考时间,千篇一律的做题会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当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时,教师不应该给予干预,当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教师再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采取上述教学模式必然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而从长远角度分析,学生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能够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教师应当改变以往一言堂的教学习惯,让学生静下心来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与反馈,真正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关键的,这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及教学环境的营造,从而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能够掌握更多的学科内容,优化教学效果。文章针对于此展开全面的论述分析,并且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邹丽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J].活力,2017,(15):16.

[2]潘玉静.小学教育数学阅读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为例[D].聊城大学,2015.

[3]陈胜艳.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山海经(故事),2017,(8):173.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小学数学
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英语兴趣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