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文生态教师管理促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心理发展

2018-01-22 06:29李穴峰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激励机制

李穴峰

摘要:人文生态管理是一种以人文关怀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为手段,以实现高效化管理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农村高中学校的教师管理中,强权管理、行政管理较为普遍,教师一方面承担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又得不到人文关怀,不仅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容易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进一步恶化了农村高中的办学环境。本文结合个人工作情况,首先指出了现阶段农村高中教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随后就如何落实人文生态管理,促进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和健康心理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高中;人文生态管理;激励机制;对话管理

一、现阶段农村高中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管理中过度使用行政权力

在农村高中学校,管理者的权力很少受到约束,在教师管理中喜欢使用简单、粗暴的行政式管理模式。特别是当上级教育部门下达了一些考察任务后,学校管理者会以硬性指标的方式,将这些任务分配给教师。教师和管理者之间属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缺乏发言权和主动权,只能按照学校领导的安排完成工作任务。部分青年教师即便是有好的想法、建议,也缺乏反馈渠道,教师的进取意识、创新精神,都会受到抑制。

2、高中教师面临沉重的压力和负担

现在农村高中校长的责任和压力过大,但有些校长把它转嫁在教师身上,把自己的责任分摊到教师头上。社会和家长的过高期望已使教师不堪重负,如果校长把教师不该承担或无力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强加给教师,会把教师压垮。例如,某校教师和学校签订的责任书中有一条“保证班内不出重大案件和事故,学生不违法犯罪”,面对几十个学生,教师是无法、无力保证做到的,教师只能别无选择被迫接受。本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共同承担的责任全部推给教师,过重的责任使许多教师总在提心吊胆,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3、单一的评价指标压制教师的个性发展

在农村高中学校中,学生的高考成绩是评价教师能力的唯一指标。升学率的高低,直接与农村高中教师的评优挂钩。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下,农村高中教师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上。在教学工作,不关心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品德等方面的发展。教师逐渐成为了“教学机器”,毫无职业尊严。

4、奖惩激励机制失衡,缺乏人文关怀

有些学校领导喜欢采用负面管理措施,似乎教师在批评、惩罚中才能成长。有些学校利用绩效工资惩罚教师;有些学校制订了一票否决制;有些校长开会时总批评教师。过多的懲罚措施,降低了教师工作效能感,使教师感觉自己工作一无是处,产生焦虑、压抑、沮丧等消极心理。此外,学校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工具,是科学管理学校的保障,但如果管理者过分依赖制度,把制度当成万能的管理工具,则会造成管理的人性缺失。

二、基于人文生态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积极心理培育策略

1、淡化强权意识,实施对话式管理

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要正确摆正自身的心态,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展开对话。例如,在每周日的例会上,学校管理者要采用民主管理方式,让教师代表进行发言,提出一些教学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下,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进行对话交流,让管理者也能够了解教学现状,进而为高中教学工作更高质量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民主管理氛围下,高中教师也会激发自己的积极性,为实现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开展服务化、人文化的教师管理

基于人文生态的管理理念,必须要明确的是“管理是目的,服务是手段”。人性化的管理,一方面能够让农村高中语文教师感受到学校管理者对个人工作、发展的重视,进而能够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在教学岗位上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校领导更加客观的认识到农村高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例如,农村高中生源质量差,教学难度更大。学校领导必须要基于这一客观情况,为高中教师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体现出人性化管理。

3、拓展评价指标,促进教师多元化发展

在农村高中的发展中,固然离不开领导干部的统筹指导,也依赖于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只有促进教师的多元化发展,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素质的优秀教师,实现农村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管理者要转变以往将高校录取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唯一标准的单一化评价方法,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例如,学校要定期开展研讨会,成立教学小组,让同学科的教师相互讨论,交流教学心得。鼓励教师自学、考取职称,在实现教师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高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人才基础。

4、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中

人文生态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需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农村高中地区,教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加上教学条件较差、晋升渠道有限,教师可能存在消极心理。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要定期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利用每年一次的教师培训机会,除了要进行教学技能培训外,还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这样才能确保农村高中教师坚定信念,保持工作热情。

结语:

农村高中学校本身就存在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队伍不稳定等情况,这就决定了在教师队伍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必须要树立更加科学的人文生态理念,更加关注教师的心理发展。只有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才能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管理策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向心力,进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最终实现农村高中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郅利聪,王旭敏.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高校教师和谐管理的策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8(2):12-15.

[2]李晓璇,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角度[J].惠州学院学报,2015(2):119-122.

基金课题:

本文是保山市教育科研“十三五”第二批市级课题《农村高中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初探》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135zdb007)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再论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新成立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