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1-22 06:29胡亚君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新课程

胡亚君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乡镇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课外阅读量少,导致口语交际能力、作文能力较低,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效果,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多数学生读书积极性较低,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课外阅读更是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阅读能力;新课程;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

1.积极培养对话意识

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对话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必须走下三尺讲台,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与学生一起说,一起读 ,一起讨论,一起探究,引导他们去触摸文本的脉搏。老师那平易近人的微笑,那一个赞扬的动作,那一个信任的温和目光,那一次耐心的引导,那一句鼓励的话语,将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前进的浪花。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敞开心扉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

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

(1)通过多种手段再现课文情景,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虽然悲壮感人,但与学生实际较远,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只是故事英雄。因此,可以先放一些彭德怀的影片、补充一些彭德怀的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我们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彭德怀,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形象渐渐地鲜活起来,让学生对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品质留下深刻的印象。

(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问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教学伊始,我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纷纷质疑:为什么可以在大海中永生?咋样在大海中永生?永生还有那层深的含义?这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有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教学《水上飞机》一课,不让学生打开书,我这样设计导课:有一个同学,从小想开着飞机在水上飞,到处向别人说,他的这个理想可以实现。这时,学生哄堂大笑,我趁机问学生为什么笑,再說他们笑没有理由,让他们在书中找自己不能笑的理由,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入地了解水上飞机的特点与用途。

(3)创设阅读活动情境。我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课堂,课堂表演,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像“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如我教学古诗《池上》,让学生通过读通顺,读流利、最后美读、配乐朗读等有层次地朗读,让学生说重点词语、诗句意思、诗描绘的画面。让学生演一演偷菜白莲的小娃、发现小娃的作者。配上节奏唱一唱诗。拿起画笔画下心中的画面。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

3.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感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的差异、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的千差万别,便有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整体感悟,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途径,以避免孤立分析,支解语言。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我在课前与学生交流“小骆驼为什么感到自豪?”这个话题,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想一想课文围绕这个问题,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小骆驼由听了小红马嘲笑的话感到委屈,再到与妈妈沙漠旅行的担心,最后在妈妈的引导下认识自己的脚掌、睫毛、驼峰的用处而感到由衷的自豪的心理世界和情感历程。最后让学生总结时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小骆驼美吗?它身体各部分有用处吗?我们如何评价身边的人和物?学生从这一系列的问题中由浅入深地考虑自己明白的道理。我让学生学习整体读书法是在贯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以领会其要旨。这种思考,去粗取精,少做一些太繁琐地条分缕析。

二、立足文本,提高朗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读出声音的阅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既是目标,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我在语文阅读教学立足文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成长。那么,朗读教学应该怎样做?

1.教师范读的作用

充满感情的教师范读能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能使学生在听读时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还能为学生提供仿读的对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如,我在教学《荷花》一文时,除了播放课文录音,还多次进行了片断范读。采用的语调、语气、语速,都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更可喜的是,在检查学生读书时,学生的朗读非常精彩,与老师相比有过而无不及!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读的习惯

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增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诵读,达到文畅字顺的地步。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比赛的活动,使学生在朗读活动中进行评价,使他们在朗读比赛中有收获,获得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3.重视个性化阅读感受,进行有感情朗读。

如何让学生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章上升到文学的品味、鉴赏的层次,小学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体会那么多的文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如何带领他们去读呢?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由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一篇文章,在熟读以后,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感受。靠读靠吟取得的效果,是靠讲靠分析永远得不到的。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例如,我在教学《庐山的云雾》时,第二自然段,就是让学生先闭眼想象,然后以画促读,先让学生画出绒帽、玉带、大海、天幕。再让他们读出绒帽暖暖的感觉、玉带飘逸的美感、大海无边无际的辽阔感、天幕连接天与地的气势感,让他们从语气、重读、语调方面去体会朗读,指明多名学生朗读,进行评价,最后师生一块含情朗读,在想象中诵读,吟诵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读第三自然段时,以读代讲,抓住瞬息萬变的“瞬息”,也就是吸口气的时间,写出来了什么呢?学生会很快体会到云雾变化快,然后让他们找出变化快的词语,并从语速、语气、节奏方面读出来。哪些词写出来万变呢?学生会找出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一座冰山。让学生在想象中读出轻烟的飘逸、银河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白马奔跑的力量、冰山的巍峨、透明,还要拓展想象出更多的变化,让学生领会省略号的作用,体会庐山云雾的奇丽多变。只有这样,才是教学生,这种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朗读中,让课堂有了活力。

三、手段多样,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有时候,多数学生会对长期的阅读产生厌倦感

所以,我就会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让学生爱上阅读。经常记阅读笔记、做阅读卡、给自己喜爱的人物写信、办阅读手抄报、可以把自己阅读的内容写成诗歌、儿歌、相声、课本剧的形式展示出来、也可以化成画册的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由选择,促使他们去阅读。

四、拓展阅读资源,保证阅读效果

魏书生老师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只在小小的教室中进行。优秀的语文老师,就在于他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经常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其次,利用好县图书馆、阅览室、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在学生当中开展阅读星级少年评选活动。再者,开展各种专题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比如唐诗、千字文、三字经、古今贤文、笠翁对韵等经典的阅读背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起于思,思起于读,所以,每次阅读前,老师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吸收所读书的精华。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需要付出心血和智慧的,我要不断探索,让学生在书香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顾林.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1(9):200-200.

[2] 张玉卿.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 学周刊, 2012(2):105-105.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