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的探究

2018-01-22 06:29周仕荣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体育

周仕荣

摘要:小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阶段,对游戏有着天然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现游戏化,能够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小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本文主要对小学生体育教学的游戏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更好实现游戏化教学进行了策略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

0前言

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小学体育教育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并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游戏被引入体育教学活动中时,就意味着体育教学活动成为了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富有娱乐气息的游戏活动,既具有游戏的属性,又具有体育的特点属性。因此体育游戏化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形式和轻松欢快的氛围中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逐渐地学习到教材的基本内容,从而达到显著的效果。

1.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的原则

1.1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具备很强的竞技性和趣味性,是发展、完善学生精细动作和局部机能的有效手段。但是教师在设计游戏环节和奖惩环节中,都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避免出现低级庸俗或者伤害学生自身人格等问题。一个好的体育游戏不仅要表现个人价值,还要体现集体力量,因此体育游戏中要实现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的有机融合,让孩子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

1.2安全性原则

小学体育课程常有些剧烈活动,因此要将安全放到首位。所有游戏的设置都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尽可能的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要时刻紧绷安全的弦,在游戏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学生的身体特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制定适当的游戏方案,防患于未然,保障学生的安全。

1.3适用性原则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这些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发育期,骨骼也在快速发育,协调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身体情况,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的游戏,注意节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不同年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存在差异,不同游戏对学生的身体部位的锻炼效果也不同,所以体育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征设计游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意义

2.1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学生进行正常学习的关键前提,而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游戏的最终目的。爱动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运动游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天真浪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教师要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游戏入手,引导学生适当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避免游戏中的自由放纵,逐步提高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目的。

2.2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智力

小学生的智力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方式中培养起来。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使他们运用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通过分析和比较的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发展学生个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各种体育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智力的目的。

2.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德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品”是“品德”,“行”是“行为”,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整个班级良好学习气氛的形成。而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环节,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感受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温暖,还能使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个游戏环节,提高集体荣誉感,点亮学生心中的品行火花。

3.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的良好效果

3.1更新教学观念

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的过程中,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有趣、丰富、科学、合理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为创新和推广体育游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3.2积极转变角色

小学体育教师要坚持人本思想和理念,将自己看做是课堂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以及互动者,以朋友的身份来和小学生做游戏,积极观察和了解学生心理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尊重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授学生关于球类运动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拍球游戏,将学生分成多個小组,教师也参与到小组中扮演组员的角色。这样教师在活跃、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学生也从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理念,更掌握了拍球的技巧。

3.3要注重全员参与

在不少体育课堂教学中都会存在这样的场景:三两个学生在做游戏,其他同学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手举得再高,也很难有“玩”的机会。因此在游戏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与覆盖面,在难度的把握、游戏内容的设计以及游戏方式的选择上,站在学生全员或大部分学生参与的角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4要淡化竞争意识

在体育游戏化教学中适当地导入竞争机制是有必要也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竞争,就会偏离教学的最初轨道,不利于学生对运动知识的学习与运动技能的掌握,也容易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失去控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游戏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淡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从合作、参与、体验的角度理解体育锻炼的精神,感受体育游戏的意义。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游戏化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游戏的作用,积极探索游戏化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长生.小学体育游戏化的教学探索[J].都市家教月刊,2017(5):241.

[2]靳忠虎.浅谈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J].好家长, 2017(48).

[3]陈学銮.开展游戏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6):40-41.

猜你喜欢
游戏化小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