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2018-01-22 06:29李红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农村教学留守儿童语文教学

李红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导致其在生活环境无法获得足够的养料以健康成长。语文是一门富含情感的语言类学科,其在教学过程中可为学生起到拓宽视野与疏导情绪的作用,恰好可补足农村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提升留守儿童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效率的有效建议,旨在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份应有的助力。

关键词:农村教学;留守儿童;初中语文;语文教学

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在农村与亲人一同生活的儿童,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着情感缺乏的状况,在生活和学习上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农村儿童留守现象的存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发挥自身教书育人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建设,弥补其情感与思维方面的缺失,拓展留守儿童的视野,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并健康成长。

一、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对于语文学习的困惑

首先,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足够的情感体验,在学习语文这种典型的人文学科时常感到吃力。这种吃力在学习字音、字形等独立与思想存在的知识时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一旦教学深入到对情感的感悟时,留守儿童便于其他学生表现出显著差距,其敏感的内心也可意识到这种差距的存在,于是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弃心理。

其次,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大多不具备充足的课外读物,使得语文教学的课后延伸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留守儿童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显著低于平均水平[1]。众所周知,高质量的语文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而现阶段在农村生活的老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对学生学习方面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这便使得留守儿童在与老人的共同生活中得不到有效指导,阅读与作文的水准的提高只能靠个人的钻研,导致其自主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

(二)教师教导留守儿童教学的疑惑

首先,部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与其他学生存在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并未对留守儿童进行过多关注,使得留守儿童内心世界中的情感缺失进一步加大,更加厌恶学习[2]。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教师不仅无法提升留守儿童的语文水平,更错失了建设学生内心世界的正确机会,这是十分不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长的。

其次,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未有效利用教学材料,只是机械地讲解其中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而忽略了教材对学生情感产生的影响作用。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到的是,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都是相关专业人士精挑细选的教学精华,其对留守儿童的教学意义远不止词语句子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可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扩展视野,了解自己不曾见过的美丽世界,从而形成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在教导学生知识之余关爱学生生活

缺乏关爱是留守儿童区别于其他学生的最大特点,这种爱的缺乏将影响其在生活与学习上的各个方面,初中语文教师为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学质量,应首先致力于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保证其心理健康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留守儿童的内心是十分脆弱的,并且喜欢伪装出强硬的外表来虚张声势,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还会产生各种各样青春期的烦恼,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具备爱心与耐心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内心情绪进行细心疏导。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留守儿童才能自觉地融入到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同时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会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自暴自弃[3]。

(二)通过语文教学扩展留守儿童的视野

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环境相对闭塞的农村中,不仅每年与父母见面的少之又少,外出游玩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其对外部世界的美好没有直观的体验,视野也就相对闭塞。初中语文教师做不到带领学生游览祖国大好河川,但是却可以通过拓展学生阅读范围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见闻,让留守儿童明白生活不会是一辈子的留守,总有一天他们也要亲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通过这种方法,教师不仅可点燃留守儿童心中希望的火苗,更可以理解父母在外打拼的初衷,增强其感受爱意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将该篇文言文描写的景色用生动的语言解释一遍后,可再选取一部分描写国内著名景点的雪景的文章来供学生阅读,有条件的教师还可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相关景色的短视频,让留守儿童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美学体验,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向往。

(三)借助语文教学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农村留守儿童在初中这个心理成长的特殊阶段中,由于缺乏父母对其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的引导,很容易对生活与世界产生极端看法,并丧失在学习方面的上进行,更有甚者会自暴自弃,在人生道路上做出错误抉择。此时,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勇于肩负起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责任,代替其父母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爱护与指导,在与留守儿童的真诚交流中,及时掌握学生的情绪波动,并将其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一生的重要抉择》这篇课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可借助课文中选取的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的“人生的第六个抉择”来发挥语文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作用,教师可通过王选的成就来激励留守儿童,让他们懂得幸福是需自己创造的,守株待兔的思想在现实中是无法成立的,使其自觉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奋斗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注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证农村教育与素质教育充分融合的关键因素。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导学生书本知识之余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为留守儿童解决各种问题;其次,教师可通过语文教学来拓展留守儿童的视野,使其精神探知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最后,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远大理想的重要性,让学生内心燃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春香.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1):112-113.

[2]叶菊.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小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10):89-90.

[3]张科丽,沈略,朱熙.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7(25):77-78.

猜你喜欢
农村教学留守儿童语文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对农村体育教学的认知和感悟
基于情感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产品设计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