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背景下的美术教育

2018-01-22 06:29万俊宏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

万俊宏

摘要:中学美术教育是全面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以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学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应该围绕培养学生创造力这一重要目标来进行。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经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教育;创新能力

中学美术教育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艺术潜能。因此,美术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出发,中学美术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任何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当度过了最初的好奇阶段后,就很容易被挫折打倒,对自己降低要求,以完成学业、考试及格为目的。这对于美术课基础的学习和专业的学习都十分不利。所以在授课时,一方面要注意浅显易懂,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要从大家都了解的部分开始讲起,由浅入深。仅仅从理论上解释,容易造成学生生搬硬套,以实例和样本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美术产生直观、真切的感受,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操作教学等丰富多彩的途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学生通过对范例的赏析,会逐渐体会到直接动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还要注意的是,必须重视美术基础课的重要性,不断夯实中学生的美术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美学素养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兴趣,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心灵,让丰富的听、说、看等感官刺激学生的心理。体验学是艺术研究的重要学术分支,也是推动艺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动力。体验美术课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进而才能创造美。如果连美是什么都不知道,无法欣赏和品位美,又如何去创造美呢?无法体验创造美的欢乐和喜悦,又怎么能有兴趣去创造美呢?仅仅把学生关在画室里面画闭门造车,是难以达到美术教育最终目的的。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给学生欣赏世界名画,让美陶冶情操;带学生投进大自然的怀抱,用自然之美打动他;用音乐、诗歌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来对其熏陶等等,只有让学生学会用艺术家的眼光去发现普通人看不到的美,才能让学生充满创造美的激情,让学生迸发出创新、创造的思维火花。

二、美术教育要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中学生创新精神的灵魂。反思一下我国的传统教育,我们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注重知识、技能的积累与机械化训练,使学生成了艺术的“奴隶”。从中,学生感受不到美,只是教师在单方面填鸭式的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而已,告诉学生美的定义、形式等等,使原本富有艺术灵性的孩子们在机械化的技能训练中渐渐被扼杀了天性,约束了他们想象的空间,导致学生越学越没有兴趣。美术教育不单是简单的绘画、手工制作,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要以此为美术教育的核心。

三、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中学生的美术水平

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中学生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学生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用 “童心”去打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让学生头脑中装满鲜明、清晰的形象,使学生产生内心的创作冲动,发展学生的绘画创造力。

激发学生想象力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入美学的殿堂。以绘画教学为例,首先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图形,要求学生以该图形为原型画出具体的图形,如给出长方形,要求学生根据长方形可以画汽车、房子、电视、冰箱等,越多越好。再给学生多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组合。圆形和三角形、椭圆形组成小鸡,长方形组成小鸡的房子等等。在学会图形组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讲出情节内容。再如:听听故事、做做游戏绘画,教师讲一个简单的故事,或做一些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根据故事、游戏绘画,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种绘画实践与创作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途径,对于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具有显著效果。

四、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努力创造适应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注重专业基础学科中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强烈的创造意识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尤其美术专业工作者,其个性素质和创新意识是发展和成就美术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总结: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創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而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这首先需要美术教师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发散性思维,同时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循循善诱,对于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在思考、绘画和表达的实践中做到“心、手、口”三结合,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参考文献:

【1】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