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018-01-22 06:29王兰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科学性教育改革

王兰

摘要:新课标对老师的要求不再是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逻辑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学生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来自社会的、家庭、媒体、网络等渠道的获得)老师有时候也会因为个人知识的非专业,不能完全给学生提出的问题,相应的解答。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学习、专业化成长、培训相当重要。从辨证的角度来讲,外在的途径和方法最终都是以老师自身的内在原因而发挥作用。只有教师内在的发展和自我成长有需要,教师才能在自我批评中学习和进步,才能真正意义上促使教师成长,从而促使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中自我成长是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分析,反思、内化的成长。尽而实现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自我评价;科学性;教育改革

伴随着新课标、课改的脚步,教师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扮演着主导地位。改革是一个方向和目标,具体的操作方法还需要老师们的计划和实施。角色的转换必然形成一种教育无定法,根据学生需要而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教育改革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教育中作用相当大。

一、教师自我评价的含义

通过学习和阅读2008年5月的文教资料我了解到了教师自我评价的含义:教师的自我评价属于一种内部评价机制。它在培养教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更新自身观念,提高教师内省力。实现教师自我评价对老师的成长意义重大。21世界需要的是创造、创新型人才。创造性强,能自我发展和成长的老师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从早前的教育改革到99年新课标的实施,教育的改革中必然体现教师的改革、成长和发展。教师的自我评价正是促进教师成长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二、教师自我评价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面对的教育群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其各自的个性发展。新课改主张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学习要自主探究、合作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已经从主体地位到主导地位。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是合作者,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力,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却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自主权受到种种限制,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主体自主意识,从而限制了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阻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影响了教师专业化的进程,并且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根深蒂固的已有经验的影响,他们在教育中角色的转换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改革是一个对新兴的事物实践过程。怎样让教育顺应改革的发展。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与评价,以顺应改革的方向。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创新思路。因此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也至关重要。如何让教师在教师改革的发展中,顺应改革发展成为了我们现阶段关注的话题。教师如何在改革中顺应历史的发展也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教师是教师育人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发展直接影响到祖国的下一代。因此,实际生活和现实状况要求我们必须把教师发展和地位放到首要位置。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自我认识,进行自我分析,从而达到自我反省和提高的过程。人无完人,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在教学、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些困惑和不解,那么教师面对困惑和不解时的态度相当重要。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否能够客观评价和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自我成长相当重要。此时,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自我调节能力相当重要。只有教师自我客观评价和判断才能促使教师的自我成长。英国学者怀特等人对教师的自我评价给出了“行政性评价”和“专业性评价”两种概念。一种是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的评价, 一种是从教师研究成果进行专业化的评价。我个人觉得教师的自我评价应优先于以上两种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发展和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教师的成长、进步至关重要。只有自我自愿的成长和反思才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三、教师自我评价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教师学习和进步的标志。教师必须正确的进行自我的评价,才能顺应改革的发展。从孔子时代的教育到现代教育,教育是一个历经历史的话题。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教师科学、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非常重要。教师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直接影响到教师评价的高效性。影响到教师成长的专业性发展。教师自我评价中普遍存在教师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水平太低,无法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没有相关的文献及评价指导意见和标准;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不全面,只能片面的自我评价与国家教育机构的相关要求相差甚远,教师自我评价比较着重于教学工作的评价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研究、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甚少;教师自我评价的评价方法过于单一,均为教师自己想到那里写到那里不是系统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参与性不够全面,往往教师自我评价遵从学校领导的要求自身对评价本身不能做到主体上的重视和参与,并且不同的评价制作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侧重点不同的标准导致教师的自我评价结果千差万别。

四、影响教师自我评价的因素

教师自身对自我评价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固有的教学模式和评价对教师的影响;使教师不能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

2.部分教师的个人观念陈旧,导致教师不能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师生关系不和谐;

3.教师固有知识的局限性对教师,使得学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

学校对教师自我评价影响的因素:

1.学校教育理念没有完全的更新和发展,用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标准。没有把教师的自我评价纳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中,形成了教师自我评价的不全面。人无完人,教师当然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学校政策评价方式单一化的情况下,很难对自己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

2.学校政策,测评评价方式的单一化,让教师对自我的评价也仅仅停留于对学习成绩和效果的测评方面。

来自于學生的因素和挑战:

1.学生知识面越来越宽,挑战了老师的知识量;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受到家庭教育模式不尽相同,学生知识参差不齐,让教师教学呈现阶梯状发展。

2.学生的德育方面发展不够完善,有时会体现对教师的不尊重,容易误导教师的客观自我评价。

五、教师自我评价改进措施和策略

关于学校评价的措施和策略:

1.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师自我评价的制度、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和提高教师评价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把教师的自我评价及阶梯型成长和培养作为评价内容之一。不断地学习、培训提高教师自我成长、自我评价的意识。

2.明确教师自我评价的目的、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师自我评价指标体系和选择适宜的教师自我评价方法。培养骨干、学科带头机制,发展个人的长处,注重教师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促使教师做出较为完整、准确的自我评价。

关于教师自我评价的措施和策略:

1.教师的自我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增加。

做学习型教师是国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多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和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 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

2.教师增加减压知识的学习,学会调节自我情绪;

通过课外参加一些积极的运动,调整自我心态,改变一些负面情绪。对自我行为做出全面、科学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小学、幼儿园教师女同志偏多,受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更要注重情绪的自我调节。

3.教师不断学习制定科学、客观的SWOT分析。扬长避短,不断成长。

关于学生因素的措施和策略:

1.在家长会中对于发展较弱的学生请家长配合、支持学生发展和学习,以达到教学水平的相对平衡。学生的教育是家校的不断合力的结果。对于学生的教育任务可以增加一些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 请知识面广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已达到知识量普及的均衡型。

2.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整体水平;让学生在尊师重道的情况下,大胆提出个人的观点的想法。对于教师不解的问题,可以共同讨论。借助网络、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之后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在教中学习。不断扩宽学生的视野,利用假期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生生之间互动、分享。以增加学生间接知识的增加,促进学生的平衡性发展。

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注重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理论源自于实际生活又高于实际生活。理论也可以指导我们的实际生活。为教师制定科学的评价模式,及时肯定教师的进步和发展。用科学方法指导实践。如:遇到老师回答不上来学生问题,老师可以查阅资料,帮助学生解决,切勿回避。实践中的证实。当老师平等的待学生,学生也会尊重老师。老师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实现自我的价值。也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文教资料2006年34期》

[2]期刊《图书馆杂志1991年02期》

[3]期刊《求實2012年S1期》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科学性教育改革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给你一个支点,玩转“自我评价”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