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语言的分析与研究

2018-01-22 06:29高文娇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阅读小学语文

高文娇

摘要: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担负着启迪人类智慧和知识传承的重任。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这种重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也得到了体现,基于教学语言,教师能够完成知识的传递,锻炼学生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起彼此之间的真挚友谊,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语言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

1.1导入语无法产生吸引力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接下来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课堂教学会从导入语开始。如果导入语构思巧妙,一方面能够建立起与之前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然而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导入语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往往草草了事,甚至跨过这一环节,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任课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导入语的重要性,造成了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1]

例如某一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詹天佑》的阅读教学时,采用了如下的导入语:

各位同学,詹天佑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闻名中外的工程师。享誉世界的京张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完成的,人字形铁路就是他在这一铁路干线中率先应用的。

从任课教师的表述来看,尽管并没有较大的问题,通过直接导入的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建立与之前学习内容的联系。然而从表述上来看,任课教师的导入语过于平淡,并没有经过悉心的设计,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

1.2讲授语言随意,不规范

讲授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的主体,它是任课教师进行语文相关知识传授最为主要的形式,这充分说明了阅读讲授是学生获取相关知识最为主要的渠道。而讲授语言的丰富程度以及质量高低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与传授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来看,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许多任课教师的讲授语言冗杂多余,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许多任课教师在进行阅读内容讲解过程中会出现对阅读内容以及学生思考毫无助益的语言。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任课教师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够,不能很好地对阅读材料的核心主旨进行把握。有时任课教师缺乏对阅读材料的解读,无法充分进行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运用,造成学生无法充分理解老师的意思。与此同时,在课堂阅读教学当中,需要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更多的课堂互动是由任课教师给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进行回答,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前没有进行充分、合理的规划,会造成学生无法理解问题的本质,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任课教师对于阅读材料的了解有待深入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阅读材料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与手段。教材中所选择的阅读内容均是质量优秀的材料。通过语文阅读材料的学习,小学生一方面能够进行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字词句的运用与练习;语文基本技能的掌握,如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与此同时,还能借助于阅读材料去接触社会,领悟人生哲理。不同的阅读材料带给学生的帮助是不同的,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学性文章与实用性文章。对于不同体裁的阅读材料来说,任课教师应该基于不同的体裁进行这方面内容的设计,要避免千篇一律。[2] 对于一些具有实用性的文章,如议论文,其教学语言就应该保持高度的严谨性;对于说明文来说,任课教师应该强调其顺序性;对于一些文学性较高的文章来说,如诗歌、散文等,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当中展现出一定的感情。

从实际情况来看,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将教学的中心更多的向语文知识方面进行迁移。没有经过认真解读的阅读材料,任课教师很难从中有所发现,而如何将阅读材料中的魅力展现给学生就更无从谈起。

2.2缺乏对于教学语言的思考与设计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在每一节课上课前都需要针对于教学阅读材料进行设计与规划,也就是常说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任课教师基于教学理论的指导进行相关教学任务的规划与设计,是一种全面系统化的过程。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做到充分完整的教学设计才能够很好的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是知识的布道者和传播者,教学语言此刻就成为了他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与规划过程中,教学语言也应纳入其中。然而,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这种有关教学语言的设计仍然较少。

3.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语言的策略

3.1 充分发挥导入语的作用

对于导入语而言,引导性是其最大的特征之一。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很好进行导入语的组织,那么就可以对阅读材料产生良好的引导性,通过导入语的设置我们能够很好的了解任课教师对于阅读内容的把握。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任课教师就能够利用导入语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阅读材料,实现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以及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

我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阅读教学中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

同学们,在祖国南部的领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战士就驻守在这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的海岛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有关海岛战士的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请看老师写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彩色的翅膀。

3.2 积极进行阅读材料的准备

相较于其他學科,语文阅读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重点的呈现,以此进行内容的教学。相关调查显示,教学资历较长的任课教师往往会忽略课前导入语的设计,对于一些刚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教师来说,他们在课前设计当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充分说明了阅读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学习与锤炼要贯穿始终,对待每一次阅读教学都应该不忘初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准备和规划当中,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引领学生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郑永清, 毛立兰. 语文教师课堂用语五忌 [J]. 当代教育论坛 (教育研究), 2011, 7: 11-13.

[2]白昭. 关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思考—之提问语 [J]. 中小学教育, 2011, 1: 56-58.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阅读小学语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语言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