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教学中的学习方式

2018-01-22 06:29张新中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学习方式教学活动

摘要: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真正在教学中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对比恰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学习方式;教学活动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而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新课程所倡导的开放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观,使教学实践中采用参与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

一、有效预习,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教学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外的自主参与也非常重要。课外预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很好途径,而有效地预习应该创设预习作业,让学生围绕作业,主动参与,通过翻阅资料、上网、社会调查等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相关知识,也为课堂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

在创设预习作业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前预习作业。预习作业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梯度和阶段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作业的设计要做到循序渐进,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自学。

二、激发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把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衡量教学是否得法的标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提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的立体图形的图片和实物,自制立方体、圆柱、圆锥等几何体;上课时先让学生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和实物,通过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们辩一辩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类似?我还让学生自带案板、土豆、萝卜及刀具,通过自己切割,感受图形的变化,丰富感知,激发兴趣。这些活动都是通过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动眼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空间图形,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增強数学理解力。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这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课堂上,学生们都兴高采烈的参与活动,整堂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鲜感特别强,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并且感到数学不遥远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并不难,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之所以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通过让学生在查、看、找、辨、认、想、说、做等动手、动口又动脑的过程中反复感知,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与式教学能实现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回归,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与表现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灵活教学,吸引学生参与评价

在课堂上应灵活教学,通过自制教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技术手段尽量把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满足学生的直观心理,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课堂对话机制,通过多渠道的对话让学生参与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必然会由于理解的分歧而产生冲突。建立多种形式的课堂对话机制,以对话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是解决这一冲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对于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写成书面材料,以朗读的形式或用展示台展示的形式参与评价;还可以让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参与评价。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评价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四、积极探究、深化主题

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是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主题的,是通过探究过程获得情感体验、知识建构,从而解决问题。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于学习,所以,它能帮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到发展。应当强调的是探究性学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他们都是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性课堂,共同得到发展。我们知道,参与式教学是此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须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调动起自身的情感思维,积极投身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着、合作者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参与的平台,从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最终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孟育群,宋学文.现代教师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59―213.

[2]李森.教学动力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6.

[3]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67―568.

[4]吴也显.教学论新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38―239.

作者简介:

张新中,(1980-11),男,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人,单位:周口市东新区前张小学,职务: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学习方式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