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教育的反思

2018-01-22 06:29刘嘉漪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中学生问题心理

刘嘉漪

摘要:中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背负了长辈们太多的殷切期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优秀、在能力上突出,但是他们却常常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变化。目前,我国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我国中学生普遍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教育

一、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习问题

首先是学习带来的压力问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来源于家庭,很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却缺乏正确的引导和交流,一味地给孩子灌输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让孩子在心理上背上了沉重的枷锁,这种做法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而只过分地关注学习成绩的提高,久而久之,一部分学习成绩波动大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长时间得不到肯定和理解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导致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的发生。再加之升学压力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常常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其他同学相比较,这种长时间的攀比让他们脆弱的心理常常会出现失衡、嫉妒乃至仇恨的情绪,深深危害着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2.网络成瘾问题

第二大问题是网络成瘾的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学生占网络成瘾人数的14.8%。在这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必需品,它在给人们带来不少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不少的麻烦。尤其是对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来说,电子产品把控不好很容易让他们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些终日以手机和电脑为伴,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网聊网恋的中学生,每天无心向学,听不进任何人的劝说,最终把美好的人生阶段都葬送在网瘾上,等到他们幡然醒悟的时候人生最关键的学生生涯已经错过。

3. 情感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逐步走向成年的关键时期,随着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成长,情感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来说难以应对,这种时候就很容易引发中学生的情感问题。这些情感包括了与长辈、与同学、与朋友之间的沟通相处问题以及与异性之间的早恋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有很多的中学生都有轻微的自闭心理,他们的很多事情不愿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分享和交流,这种长期缺乏沟通交流的相处模式,很容易让他们养成对亲情冷漠,对长辈不敬的不良心理,要么陷入早恋无法走出、过分叛逆难以管教,这些情况都让家长们百爪挠心而又束手无策。

二、关于我国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思考

据某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学生接受教育的来源及其比例,家庭占51%,学校占34%,社会占15%。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环境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被心理问题所困扰,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应当共同配合,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家庭方面的教育

家庭是對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场所,父母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中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和睦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养成。而纷扰不断的家庭关系,无论是对孩子的学习还是身心成长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是离异家庭或是父母教育不得当的家庭,他们往往通过厌学、逃学,网瘾,打架等不良行为来博取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另外,家庭生活水平的参差不齐和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也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例如孩子出现的攀比心理,独生子女的自傲心理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学生的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不给他们制造过多的学习压力的同时也要适度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2.学校的心理教育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中,如果说家庭教育起到基础性的作用,那么学校则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与此同时因学习引起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如今在各种升学压力变得越发紧张的情况下,学生的心理波动尤其明显。这个时候,各科老师对于学生成绩好坏的态度,以及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中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在遇到学习问题、早恋问题及同学中的关系问题的时候无法正确的处理和排解,这种时候所在学校的相关教育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每所学校都能开设一科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设立一所学生心理专家咨室,那么,我相信这对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3.社会方面的心理教育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他们屏蔽不良影响的能力很弱,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行为很容易把他们美好的人生轨迹带入歧途。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中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大力倡导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相关的医疗组织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通过公益视频,专家讲坛,期刊报纸等方式,大力宣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中学生心理问题知识,通过设立公益心理疏导工作室及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动等方式,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在不断打击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同时积极弘扬中华文化的正能量,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论

我们知道,学生的第一任务是学习,但是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顺利成长的同时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兴趣和乐趣。目前,基于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作为家长和学校的老师作都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让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都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谢华.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路径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4 年2 月20 日.

[2] 邹昌浪,霍静静,王潇婕. 论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J].科技文汇.2018年2月(上).

猜你喜欢
中学生问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心理感受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