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计算易错原因分析及矫正对策分析

2018-01-22 06:29李秋桂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计算分析

李秋桂

摘要: 计算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数学能力。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但教师常受“计算错误”的困惑,做了大量题目,错误率居高不下,错误的原因也层出不穷。对此,本文对学生计算易错原因开展分析,并提出矫正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关键词: 计算;分析;易错原因;矫正对策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准确地进行运算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计算错误不可避免,但如何针对错误原因进行矫正是一个难题。那么,教师应该从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过程、训练形式等方面加以思考,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一、学生计算易错原因分析

(一)计算基础不牢

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形成基本计算方法、锻炼计算能力的基本前提[1]。由于学生对概念、算法、法则、定律等没有深刻理解,依赖死记硬背,在计算时不能灵活、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导致计算错误,速度慢。

(二)检查意识薄弱

学生对于检查不够重视,或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检查。检查的途径主要就是验算,但一些学生是为了验算而验算,即使错误也没有发现。主动验算、主动發现问题的学生很少,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反思错误,纠正错误。

(三)学习习惯不好

有时候,学生并不是不会计算,而是由于不良习惯导致审题错误、数字抄错、不打草稿、背错口诀、字迹潦草、省略步骤、忽视检查等。有的学生计算时一心二用,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不及时统计、反思自己的错误,导致一错再错。

(四)定势思维干扰

定势思维是由于前期活动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在后期活动中对人选择方法产生阻碍作用。以4.3+0.7-4.3+0.7=4.3+0.7-(4.3+0.7)=0为例,在这四则运算中,学生受数字特征和运算符号的影响,形成心理错觉,固化解题方法,导致计算错误[2]。

二、基于学生计算易错原因的矫正对策

(一)夯实计算基础,注重知识系统性

为了准确、灵活、快速的计算,学生要将基本知识牢固掌握。由于计算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知识都是层层递进的,一旦前面知识掌握不牢,后面的计算就举步维艰。所以教师在夯实学生基础时,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通过全方位的重复训练,逐步奠定坚实的计算基础。例如,计算31×25×4时,学生应当一眼看出运用乘法结合律得出31×(25×4),注重运用能力的提高。在重复练习中可以采用玩扑克牌(24点),夺红旗,听算,对口令,等游戏竞争形式,将小学生对于游戏的热情转移到计算训练中。

(二)增强检查意识,提升纠正主动性

犯错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纠错。将错题转变为有用的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检查意识是一条重要的矫正途径。当学生计算错误时,老师不要急于纠正,也不可责备学生,通过适当提醒,引导学生自己检查出错误,这样既让学生对错题有了深刻的印象,也获得一些成就感,甚至产生探究错误原因的欲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高计算准确性

想要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必须认真审题,不急躁,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让选择的计算顺序、方法更准确、合理。其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得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善于打草稿。另外,合理使用草稿纸,自觉进行检查验算,养成有错必改的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同时,规范的书写也能表达出运算思路,因此,字迹要工整,格式内容要规范,确保每一步都有理有据。

(四)注重思维过程,促进思维多维性

往往计算能力强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其已经掌握运算法则和技巧,具备了数学运算系统的知识,在计算时可以快速、准确地选择简便方法,是思维能力的体现。运算的本质其实就是推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重视计算的思维过程,促进思维多维性,帮助学生积累计算经验,养成科学、迅速、准确的思维能力[3]。例如,教学32×25的乘法时,32÷4=8,25×4=100,32×25=(32÷4)×(25×4)=8×100=800,在计算步骤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找到计算方法,进而加快计算速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能力的提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一朝一夕及能提高的。计算错误的产生与教学息息相关,教师要主动发现、思考错误的原因,整合错题资源,重视思维过程,开展多元化的训练活动,制定有针对性、长远的训练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文婷.小学数学计算中错误原因及有效防范[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123-124.

[2] 谢菁. 关于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薄弱成因的思考[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2.

[3] 胡明秀.如何“变错为宝”——小学数学错题的分析与再利用[J].名师在线,2018(17):59-60.

猜你喜欢
计算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