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着手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

2018-01-22 06:29赵鸽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学习游戏改革

赵鸽

摘要:课程改革历来都是承载教育目的与教育价值的实践载体,游戏为教育提供了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法则,更为教育提供了一条向童年回归的道路,只有把游戏纳入到幼儿园课程及其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实现游戏与课程的融合,游戏的价值才可得到真正的兑现。

关键词:课程;改革;游戏;学习; 发展

在《指南》实施的背景下,幼儿园为了改变传统的集中教学活动模式,给幼儿打造自主游戏活动的空间和环境,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

一、从教师素养提升着手,开始课程改革的进程

1.骨干教师承担各类示范活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幼儿园尝试进行备课改革,共享资源,避免低效重复的工作。每周一次教研组进行集体讨论,同年级组共享资源,比如课件、教具等。

2.骨干教师在园本培训活动中承担培训任务,提升专业素养。这是教研组长对全园教师进行指南的培训,每周一次,每次教研组长制作好课件,进行交流,对她们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促进。

3.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比赛,教师在活动中历练成长。

4.为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除了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大练兵外,还可以开设琴、棋、书、画及舞蹈等文化沙龙活动,让全体教师在各种文化社团活动中提升个人修养,为幼儿园开展高品质的教育活动积淀丰富的内涵。

通过以上各种活动的开展,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改变,让终身学习与个人修为成为了教师的个人内需,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环境改造为切入点,开始游戏环境的创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凸显出来,大班额已对我园环境、空间给予很大的压力,为了满足500余名孩子在园游戏、学习、生活和运动的实际需求,我们在努力地思考怎样把环境还给孩子?

《指南》明确指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我们既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也要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我们在创设和利用环境的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第一、环境的创设需要儿童性;第二、环境的创设需要互动性和可操作性;第三、环境的创设需要体现不同年龄的特点的。

三、以游戏区域的设置为突破口,开始寻求幼儿学习发展的空间

1.从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利用幼儿园空间和环境

幼儿园户内外环境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场所,我们在无法拓展空间和面积的情况下,采取了平面和立体结合利用的办法。

2.从创设游戏区域着手,提高环境的使用质量

幼儿期是社会交往开始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尽管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需要成人的指导,但是幼儿与同伴,特别是同龄人的交往,对于幼儿掌握社会交往的本领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园在实施《指南》过程中,把自主游戏的开发作为践行《指南》的阵地,把底楼大型活动进行改造,对游戏区域的创建进行了整体的设计和打造,创设了“苗城印象”社会区域大创游体验区,有意识地创造温馨和谐的医院、娃娃家、公交站、银行、美食城、大舞台、陶艺坊、美工坊、超市、美容美发店等社会活动情境。

在区域体验活动中,幼儿年龄相近,兴趣一致,支配权平等,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幼儿在区域体验中充分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对幼儿来说,这正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孩子们你来我往,既能保持愉快的情绪,又能增添交往的兴趣;幼儿在体验区中学会了“合作”、“分享”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和直接感受,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延续和发展。

3.以开展游戏活动为载体,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平方都为孩子服务

幼儿已有社会经验缺乏,幼儿无规则意识,幼儿不了解社会机构的功能和社会角色的分工,幼儿游戏中没有平行与互动的交往,幼儿窜区现象严重,幼儿游戏兴趣不持久,游戏材料的破损很严重等等。投放材料限制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整个游戏的社会性体现不明显,有限的区域无法满足全园大班额孩子游戏的需求等等问题相继涌现了出来。游戏中我们发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观察和指导幼儿?组织与实施的方法和途径陷入瓶颈,无法前进。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解决如何分配有限的游戏区,以满足全园幼儿游戏的需求,我们采取了集中教育活动让步,区域分时段开放,班级幼儿分批进区的办法解决幼儿多、班额大的问题。

为解决如何建立规则的问题,我们采取了教师提前介入、教师现场指导、活动分享反思的方法进行探索;

为解决材料投放不科学的问题,我们尝试投放一些真实器皿及半成品材料,(如:美食城的餐用具、蔬菜水果等)并尝试用一些乡土材料(鹅卵石、竹筒、陶泥等),增加操作的难度,让幼儿在新鲜和有挑战性的材料中获得持续的兴趣,获得发展;

为解决幼儿对社会机构和角色不了解、游戏无平行互动的状况,我们用真实场景的模仿学习和大带小的混龄游戏的方法进行尝试。

為解决教师无效指导和观察的问题,我们建立了游戏研讨制度,每周一观摩、一记录、一分享、一研讨的模式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游戏组织与实施又继续生发下去了,瓶颈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园一边增设自主游戏区域,一边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活动也逐渐彰显出来。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新课程新游戏》湖北美术出版社

[2]《幼儿园游戏》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董旭花

猜你喜欢
学习游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疯狂的游戏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爆笑游戏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