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教育有痕

2018-01-22 06:29党晶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游戏心理

党晶

摘要:众所周知: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重视的程度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幅度成正比。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穩固的阶段,健康的心理能使孩子有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众所周知: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到重视的程度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幅度成正比。幼儿阶段年龄在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健康的心理能使孩子有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行成安全感和信赖感,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1.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比如:新入园的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亲人分开时,会经过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表现为经常哭闹一阵,部分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可为幼儿准备一些色彩鲜艳、材料轻软、安全的布娃娃、绒毛小动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我爱我家”活动区域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幼儿,帮幼儿穿衣服、脱鞋子,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

2.教师要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幼儿

人与人互为环境,对幼儿来说教师就是其环境。要形成健康环境,教师行为态度必须端正,否则创造幼儿心理发展的健康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幼儿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熊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操心,弹琴、唱歌、跳舞、绘画样样要教。特别是时刻担心这些熊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打我”“老师,她拿了我的蜡笔”“老师,他没坐好……”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一多,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这时作为教师就应该尽量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而是应该尽量保持积极愉快得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合理运用教育策略,使他们得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拥有健康的心理

1.在游戏中渗透心理教育内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的生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游戏和日常行为生活中进行。”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如:在我班的“喝茶吧”区域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当老板、顾客、服务员等各种角色,教师适时地参与游戏,引导幼儿模仿老板卖茶叶、顾客品茶、服务员为顾客表演茶艺等等。游戏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发展了幼儿语言,又使得幼儿心情愉快。游戏培养了幼儿为别人着想、与人沟通和礼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这些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例如:中班语言活动“小精灵克比”。克比是个喜欢帮助别人的小精灵,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孩子都比较自私,霸道,缺乏乐于助人的精神。我们利用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设计系列活动,让故事中小精灵克比的事例,感染幼儿,并通过表演活动及有针对性的谈话活动,帮助幼儿初步形成帮助别人的意识,形成乐于助人良好性格。因此,通过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游戏活动的开展及一日生活常规管理,有意识的将心理健康内容渗透其中,挖掘各个活动的心理培养目标,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3.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开设了设立生活区、益智区等区域,开展了扣扣子、闯迷宫、下棋等活动,还设立了表演区“开心舞台”,开展了“宝贝才艺秀”、“大联欢”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自信,让孩子们敢于表现自己。我们就是要让幼儿在困难情境中感受心理压力,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战胜挫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后总结分析经验教训,从而有效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总之,幼儿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应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幼儿不良心理扼杀在萌芽期,使每位幼儿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用爱心、耐心、诚心、责任心、陪伴孩子们度过幼儿时期的每一天。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游戏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