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8-01-22 06:29黄世明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黄世明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对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提升了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和素质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学生教育方面核心素养的导向,包括对于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态度的明确分类,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加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对于中国历史悠久的语文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课程;核心素养;语文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核心知识

1.在知识的教学方面,必要的语文知识

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今社会的的飞速发展中知识贯穿着各各层次和层面,知识对于当今来说不只是学习的成绩的体现,更多的是个人能力的展现,在语文课程中知识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字词义的理解,基本的语法和修饰语修饰词的,常用的段落要求和文章的结构知识,基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方法最基本的掌握,对于语文的学习需要每一个教师的指引,如何实施教学这就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细心钻研。

2. 通过积淀,增强文化底蕴

学生在对于语文的整体的把握能力和整体的运用能力不仅仅是在于课堂上的教学和学习,更多的是对于自身知识的丰富和填充,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在自己丰富的课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和知识的背诵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范围和文化底蕴,不仅仅是要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书籍更多的是要对于知识的记忆,大量知识在广泛阅读的中存在记忆中的时间远比不上对于背诵得到的知识持久,这就要求更多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从古至今背诵是学习知识很重要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也是学生对于知识掌握能力深度的一种记性的有效方法,所以学生对于知识空白区域的填充就依靠于平时对于文化积淀和知识的扩展,不断的通过各种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学生在阅读《小小的船》让学生热爱大自然树立自然的和睦相处,热爱大自然所带来的惊喜,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3.发散思维,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素养主要是一种以语文为核心的一种素养,语文知识的整体掌握应该体现在对于语文词句的释义,语文语法的整体了解和掌握,语文语法的积累词句的运用,对于语文的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课程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可或缺,伴隨着整个学习的历程,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思,同时一方面也要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核心能力

1.能力的听读即阅读理解

对一篇文章理解主要包括对于文章的中心思路、中心内容、文章运用的语法和修饰句的运用,表达的方式,词的话深层的含义,比喻引申义等,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说出的体验和对此文章的理解与看法,通过对此文章的阅读理解可以学到些什么,通过此文章的一些语法和修饰语的作用加强语文能力的使用和实践,深刻的明白此文章要表达的想法包括应该得到的经验。阅读的能力包括对于文章了解和课外的延伸,从中了解相应的语法运用和表达的看法。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比如《风娃娃》是一遍简单易懂且优美的童话故事,了解他的背景材料来明白这个童话所表达为他人的劳动中体会人生的快乐,可以通过提问的一些技巧,转换性的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的去思考问题。

2.能力的说写即表达交流

文从字顺的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一篇文章的表达叙述,能够概括性的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看法,这是在语文领悟的表达,在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来说主要表现在与同学的相处和与老师的相处,在于同学的相处和老师的相处中离不开的就是交流,通过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慢慢的开始与人交流,从儿童时期的咿咿呀呀到现在与人的正常交流都离不开一步步的学习,随着知识的增长和对语文的理解能力的深入,与人的交流一步步完善,通过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身边的朋友与老师和睦的相处。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核心态度

1.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摆正学习的态度

语文不仅仅伴随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工具,语文可以调节情绪。语文伴随着学生的整个成长,成长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成长更多的是心灵和学识知识的成长,在意志消沉时阅读励志的书本给学生激励,找到自我价值的提现,不断的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自我价值和世界观,随着书中主人的历程不断成长,塑造更顽强的自己。

2.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兴趣固然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类因素。可能有时候有些段落语句让人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有了兴趣存在,所有的东西都值得探究,爱好促使不断的探索,培养兴趣很简单,一本记录了很多惊艳语句的读书笔记就能启发,在语文学习中,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无论是现场作文还是诗词大会,都会让学生激情盎然。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就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学习的成果。学习并不是一味的靠老师带动更多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是学习持久的关键,好的习惯的养成会使学习事半功倍,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律。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就更需要学生不断的坚持和恒心,这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习和日后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结束语

在中国五千的华夏文明中,一直伴随着的是文字的转变。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不仅仅是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多的应该是语文素养的教学,语文素养在于学生对于语文整体知识的把握,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语文课程所应该摆出正确的态度,这就要求学生和老师在综合素养的把握程度和实践教育的力度,因此在小学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当前整个小学语文的重点课程。

参考文献:

[1]王国光,俞凌云.浅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小学语文美育渗透[J].基础教育参考,2018(14):47-49.

[2]刘艳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83-84.

[3]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2):81-83.

[4]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20-21.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