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信息化时代下电网财务报表工作的转型

2018-01-22 06:29苏杭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转型信息化

苏杭

摘要: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几项政策,其中包括“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战略等。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以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提前推出以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的想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部门——财务部,也要达成信息化的快车实现财务工作的转型。在财务集约化的角度上,信息化可以使企业财务的运作、决策支持和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信息化时代中的“一键式”快报功能也成为了财务报表编制中的最大动力,对此电网网企业中财务报表工作的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据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一、信息化下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信息化背景下,财物报表工作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介绍,希望对财务报表工作的转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电网财务报表;转型

一、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现状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存在局限性。不同的财务分析人员具备不同的分析能力,或者由于某分析人员的能力局限,无法得出全面的分析结果,这种情况在显现企业利润分析上显现的尤为突出。其次,现代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由于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不完整使得财务报表的分析不够完整和具体。除此之外,现有指标不全面,也给报表的准确分析带来了不便。另外,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也存在局限性。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很多,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为了达到最为理想的分析结果,财务工作人员要运用不同的分析手段进行分析,实现分析的多维度化,这样才能够较为全面的囊括企业现有的经济水平,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信息化下财务报表管理的机遇

(一)财务集约化是报表工作转型的核心

网信事业是未来生产力和发展方向的代表,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财务管理的集约化化顺势而生。财务管理的集约化是财务核算功能的拓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效果。标准化管理是报表管理工作转型的切入点,只有统一管理才方便管理,而财务管理的集约化正是标准化管理的产物。但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的集约化,企业必须建立统一的会计政策和完整的信息平台,同时实行统一的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设立不宜复杂,简单明了的“扁平化”机构设置恰好能够为了工作的合理分配提供保障。

(二)信息化是报表工作的保障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信息化的实施也为业务和财务信息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另外,信息化财务工作的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现了企业合理化决策和有效管理,财务管理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核算到价值管理的职能转变。ERP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物核算效率,财务监管风险也大大降低,预算系统对系统管控能力被大大提升,不同部门之间的联合互动也保证了核算的效率和规范性,这样财务数据就能够在不同数据间穿透进行,方便财务管理人员细致分析,合理预测。总之,信息化的财务工作也为报表转型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信息化下财务报表管理的挑战

(一)财务报表管理应采用时时动态分析

现阶段,公司财务报表的出具原则仍然是“按时、定期”,但是有些公司因为固有原因财务报表的出具周期较长,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会计信息的不稳定性,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判决有所影响。因此,为了及时提供更为准确的财务数据变化,以便能够实时进行动态的财务分析,信息化中的财务标准流程在线监控功能就能够为财务报表准确性提供服务。报表工作者要准确使用这项功能实施动态财务管理,使管理更为高效。另外,基于“一键式”的财务报表管理,以及口径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也极大的拓宽了用户权限。用户可以很方便的通过表象数据细致分析数据内涵,甚至可以透过这些数据追寻到财物问题的源头,财物报表将不仅是年末报表或者月末报表,企业可以通过报表随时监察内部管理。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对可流动资金和费用的分析对企业资金的预算和活动情况进行了解;或者通过应收和应付款项分析了解企业的往来清理和“两金”压降情况,有效的预测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

(二)财务报表管理要深挖业财融合潜能

近些年,员工报销系统和福利系统以及内部交易系统大多已经统一于企业财务系统中,大多数会计凭证已经可以前期生成,手工记账基本消失,这种操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凭证数据和业务信息保持一致,进而就能保证所有出现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前端的业务信息,为了保证录入信息的完整,所有的信息录入人员在录入之前都会跟财务管理人员沟通;同时,财物和生产、财物和基建、财物和物资人资等环节的深度融合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会计信息和公司业务信息的关联,对此财务工作者需要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财务信息的获取更为方便,信息量和信息获取时间更为及时,财务管理者应该深入挖掘报表管理和财物管理的分析信息,不仅是不同报表之间的数据连接,更重要的是财务数据和业务、业务和实际需要等多方面的关联更应该纳入财务信息分析中,这样才能全面的提升财务管理的品质,为了企业未来发展贡献财务力量。

(三)财务报表管理要更加注重前瞻性

财务报表的编写并不是为了编写而编写,财务分析也不仅仅只是数据之间的罗列对比,更不进用不同的图标展示本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经济项目。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是总结历史数据,并具有前瞻性的预测可能发生的财务前景,以便为企业优化现有资产配置,加强成本管控,降低盲目投资。“一键式”管控模式简化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报表工作也要转变当初的货币计量和数字记存,转变成为真正具备预测性和指导企业管理的前瞻性工作。

(四)财务报表管理人员要提升综合素质

信息时代中,职业财务管理者不仅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更要熟练使用不同财务操作系统和财物管理工具;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为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准确性,企业也要给予财物报表人员一定的机会和空间了解公司建设、采购管理和营销、投资等方面的事物,这样财务人员才能依据公司现状及时调整报表内容,以便方便报表人员做出更准确的数据分析,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毕秀娟. 浅谈大数据时代下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构建[J]. 财会学习, 2015(17).

[2] 王俊涛. 电网企业构建国际先进财务管理体系探析[J]. 现代商业, 2012(14).

[3] 李慧娟,张佩,何青枝. 加强电网企业资金精益化管理纵横谈[J]. 中国总会计师, 2010(9).

猜你喜欢
转型信息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沣芝转型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