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SPOC高职教学实践

2018-01-22 06:29蒋轶阳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职教学教学反思

摘要:SPOC教学已然非常普遍,在SPOC教学实践中需要培养学生SPOC学习意识、驱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善教学环境与技术,重构碎片化的课程知识体系,优化视频教学资源,合理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单和课中项目指令,掌握好课堂节奏等,才能保证SPOC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SPOC教学、高职教学、教学反思

现今,SPOC教学应用如火如荼展开,在高职,各类课程依托各类平台(如超星、MOODLE、爱课程等平台)展开了一轮轮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了很多普遍性的问题:高职学生因其身缺少自觉性和自主性特点,难以坚持、难以配合线上(课前)内化;线下的课堂互动活动,学习效率低,参与度不高,存有“搭顺风车”行为。笔者经过“设计、实施、反思、整改、再实施、再反思”的三轮教学实践后,谨从备学生、备硬件技术、备内容、备教法四个方而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抛砖引玉。

一、备学生

1. 培养学生SPOC学习意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SPOC教学模式并不了解,甚至抵触SPOC教学,因SPOC教学与传统的上课模式大相径庭。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前,需培养学生SPOC学习意识上,告知SPOC的概念,SPOC的优势、SPOC的学习方法以及SPOC实施的考核方法。

2. 以考促学。教师需合理规划考核方法,以此驱动学生学习。一方面在初次上课时,需告知课程成绩构成。成绩构成需体现学习效果,和学习参与性,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比如视频观看、参与讨论的成绩构成体现了参与性,而测试题的系统给分、案例题的教师打分、PBL项目的互评则体现了效果性;而线上成绩和期末成绩则是过程性与终结性的结合。另一方面,线上每项成绩的展示,需及时性、公开性、透明性、动态性;学生可以在“我的成绩”模块,查看自己每次作业的成绩及评语,适当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完善督学体系。 合理利用平台的学习数据分析工具,及时发现“问题”学生。过程性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可在下次学习任务发布之后,及时发出相关提醒,督促学生完成任务。若提醒效果不明显,则可以在线下找学生深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动机,给予关注与帮助。

二、备硬件技术

一般情况下,高职学生都配备有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和具有网络技术支持;各类学习平台的功能也日趋完善,因此线上的学习环境相对较好。但在课堂内化时,尽管是线下层面,但仍然摆脱不了有技术支撑的课堂互动和作业展示,因此设计好BYOD的课堂环境相当重要。

1.在硬件上,需具备插线电源、电脑、投影仪、同屏设备、黑板、可以移动桌椅等设置

2.在技术上,根据所使用的平台建立相关的BYOD互动活动设计,这种互动活动设计可以对效果值和参与值进行量化,常见的有讨论区、头脑风景、自测等。也可采用微信小程序,在微信课程里发布一些小应用,且将手机同屏到投影仪上:如抽签、投票,小红包领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同屏的倒计时可以提高阅读的紧张度,把握教学的节奏感,提高学生注意力;在线思维导图集体制作,群策群力,既可用于头脑风暴,又可用于复习旧知。

值得注意的是,从用户习惯上来讲,学习平台不如微信群来得更为方便轻松,大概是微信平台认知负荷较低,熟悉感强,实用性高。

三、备教学内容

1.从自上而下的层面来说,需按课程标准而不是按某本教材建课。从课程标准到授课计划、接着到重难点的罗列、然后到碎片化知识的切分,再到各类粒度资源的表征,需要一一对应,也需要按照认知规律和特定逻辑进行系统排列。

2.从自下而上的层面来说,各类粒度资源是学生接触的一线战场。这些资源往往是以视频为核心,需进行优化。视频中学习内容的引入、学习知识的表征、讲解步骤、反复巩固等,都需要进行精心设计,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最大化的理解。

四、备教学方法

1.学生课前学习之初,需有一个明确的课堂任务单。否则学习者在一开始便摸不着头脑,不清楚需要进行什么样的任务,完成什么样的测试;也不清楚先学什么,后学会什么。课堂任务单还需明确预估所需时长以及截止时间,以便学习者对学习时间有自己的规划。在正式学习中,我们不建议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视频,因为这样容易中断思路,不利连续性的学习。

此外,课前任务单需掌握好 “度”,科学设计课前传授环节,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课前学习任务重,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疲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任务太少,则学生无法学到东西,课中无法正常展开内化环节。

2.学生课前学习的测试上,方法多样化,提高学习趣味性。如采用客观题限时测试法,检查学生课前所需,并进行成绩排行,提高学习氛围。又如可采用笔记亮晒法,监督学生的过程学习,互相学习,互相监督。还可采用反思法,让学生在讨论区写下几百字的学习必得。

3.课堂项目操作上,合理规划项目设计。在设计之初,需对任务分步骤,分技能。若某个技能有难度,则可先单独拎出讲解,再辅以题目进行单独操练,直到达到效果。之后才可进行完整任务的实践。在实践的同时,还应當提供一些辅助资源,一旦出现难题,学生可边查阅边完成;而教师也在学生实践中,充当帮手,在思路上引导学生。此外,任务本身的指令也很重要,内容需包括具体发生的情境、具体要求、达到的标准,完成人数,完成时间,成果形式等。

4.在课堂互动时,合理控制课堂节奏。比如在展示成果的后期,很多学生会发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老师除了直白的提醒外,还需要穿插一些小故事,小视频或小背景,让学生重新提高学习兴趣。

5.在课堂临近结束时,可以采用线上的思维导图法或Q/A法,回顾新知。

五、总结

备学生、备硬件技术、备教学内容、备教学方法的实质还是要备教师本身。教师本身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学改革意识,不能一味地重视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排斥传统教学方法的。需知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只有找到当地当时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习“发生”。

项目基金:2016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SPOC教学应用研究——以跨境电商实务课程为例(编号2016SCG236),主持人:蒋轶阳。

猜你喜欢
高职教学教学反思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浅谈民办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浅谈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智能手机的实践应用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