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方法研究

2018-01-22 06:29龚非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预设高中语文课堂

龚非

摘要:本文首次对预设和生成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然后对促进高中语文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为后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预设;生成方法;研究

“预设”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生成”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解决“预设”所没有考虑到的临时问题。为了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既能够实现“预设”的目的,与此同时,也能够实现“生成”的目的,就需要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将自己的想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语文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时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目的的最终达成。那么,如何有效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的目的呢?

一、预设和生成的概念

预设是生产的基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前,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文本特点,精心预设一些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进行问题预设,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的“生成”,就是创新、生长和建构。在新课改逐渐实施后,对于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制定适合上课的教案,与此同时,也要求其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够随时应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自己的思想,不可能完全遵循老师的思路走,而為了促进学生发现与探索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抓住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生成,强调生成的重要地位,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当然,强调生成不是要求抛弃预设,而是建立在预设的基础上促进生成的完成,这样的课堂才是丰富多彩又富有活力的课堂。动态生成强调教学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才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譬如,教师可以将广播、影视、网络、广告、演讲、辩论、日常应用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等素材融入到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去,从而有效促进课堂的丰富,使得整个语文课堂能够充分生机与活力。

二、促进高中语文课堂预设和生成的有效路径

(一)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多的是教师占主导,教师一味地讲授,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也没有发现问题的权利,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不是处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之中。在这样的关系中,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抹杀。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来说,应当注意让学生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譬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史铁生这个作家,然后对于这篇课文的主要思想展开有效的探讨,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式。学生经过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去,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探讨问题,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思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学生则在整个课堂中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作用。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有益的动态生成不是让学生无目的地去提出问题,而是需要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能够根据一些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完成的问题去展开相应的探讨。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的课堂,语文课堂不仅需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也需要传授给学生文章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这说明语文课堂是动态发展的,运动变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中要注意不仅要完成预设所预定的教学目的,也需要能够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促成课堂的生成。

譬如,语文教师在讲授杜甫的《阁夜》时,为了能够对诗中所传达的情感较好地传递给学生,教师可以应用诗歌比较的方法,将杜甫的诗歌与李白和屈原的诗歌综合比较,比较杜甫和屈原诗歌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从中挖掘出诗歌的内在情感本质,将李白和杜甫两种不同的大气风格拿来比较,从而引导出杜甫诗歌中在写实的过程中所传达出来的悲壮的情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需要注意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预设和生成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别。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则是预设的提升,这两种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在促进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课堂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动态生成强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有效促成运动变化的动态课堂的形成。而为了有效促进语文课堂中的动态生成,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李思衡. 高中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2):51-54.

[2]胡晓静.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几点思考[J]. 语文学刊(教育版), 2007(20):22-24.

[3]王志晖. 大胆预设,有效生成——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J]. 语文学刊, 2013(20):163-164.

猜你喜欢
预设高中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