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画活起来

2018-01-22 06:29陈玉芳
赢未来 2018年27期

陈玉芳

摘要:幼儿绘画教育的主旨在于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由的感受、自由的表达, 在活动中感受美的事物, 获得身心愉悦, 并将自己内心的体验表达出来。因此,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在绘画材料,绘画内容,绘画形式,作品展览等方面,激发绘画兴趣和创作欲望,让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创作欲望,创作空间,个性创意,绘画兴趣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了很大转变。特别是幼儿教育中,幼儿美术绘画活动摒弃了传统的示范指导常规模式,让幼儿绘画从千篇一律的模仿中解脱出来,在自主选择、主动表达、自由创作中表现自己的个性。为此,教师要从绘画内容、材料、形式等许多方面为幼儿提供自由、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幼儿的个性之苗能顺利萌芽、茁壮成长。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绘画材料个性化,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以前,我们通常为幼儿提供白色的方形繪画纸,水彩笔或油画棒,长此以往,不用老师说,幼儿都知道活动的材料是什么,没有变化就没有新鲜感,也失去了想象和创作的欲望。如果幼儿一直用水彩笔、油画棒绘画,会限制他们发挥想象,如果适当地增添或更改不同的有个性的画笔,会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像手,手指,脚,吸管,棉签,牙签,毛线,石头等都可以成为画笔,让幼儿自由地创作。因此,我决定从画纸入手,根据绘画内容的需求,将画纸设计成手、衣服、鱼、圆形、葫芦形、树形、不规则形等多种有个性的形状,甚至在同一个活动中,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形状的纸,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自主选择。如中班《不一样的房子》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半圆形、圆形、心形、树形、平方形、六边形等多种形状的画纸,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材料,创作出了树洞房子、苹果房子、蜂巢房子、面包房子、花房子、会走路的房子。画纸不仅仅局限于一小张白色常规用纸,也可以尝试在蜡光纸、宣纸、共用一张大画纸、玻璃、吹塑纸、卡纸、墙壁瓷砖等上面绘画,感受不同的感觉。

二、绘画内容个性化,拓展幼儿的创作空间

孩子的画之所以吸引人,给人的视觉、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是因为他们的独特视觉、独特的关注内容、稚嫩的表现方式,而这些就形成了他们独一无二的个性。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就要在绘画内容的选择上做详细考虑。因此,我们经常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简单的、能预留一些创作空间的绘画内容,让幼儿尝试改变绘画对象的形状、颜色、性质、功能等,或者在简单、不定型的形象上进行联想、甚至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满足、激发幼儿自由表现和创作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有一次绘画活动,我在画纸中间画了一个“田”字格形状的图形,让幼儿猜猜是什么,请小朋友用画笔把它变出来,并且成为一幅完整的有情节的画。孩子们兴奋地用手比划着,似乎有很多奇妙的想法。当孩子们将它们用线条和色彩呈现出来的时候,我非常惊叹孩子的想象力。有的孩子在格子里面画上秧苗,还有叔叔阿姨在插秧,远处有山,天空有白云太阳;有个小女孩把格子当成了妈妈的首饰盒,里面装上了各种各样的宝贝,妈妈还坐在镜子面前打扮自己呢;有的孩子将方格作为小窗户,修建了一座美丽的城堡;有的孩子想法更独特,将方格作为色彩游戏垫,在上面玩找朋友的游戏呢!当然,我为孩子提供的“田”方格是不统一的,在每张纸上画的位置、大小、方向都不一样,这样幼儿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表现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绘画形式多样化,培养幼儿的个性创意

绘画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必修课,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在教学中只重视幼儿怎样依样画葫芦,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按照老师的示范摹仿,偏重以技法为主,不了解绘画教学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培养作用。实践证明如果一味偏重技法摹仿将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限制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当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兴趣需要的材料,幼儿通过自有选择有了个性的材料以后,就需要经过自主个性的方式去表达,创作出个性的作品。传统的绘画活动通常会限定幼儿的绘画形式,如水彩笔画、水粉画等,孩子的表现形式是单一的,完成的作品也大致雷同,失去个性。所以,我在绘画活动中会根据内容的表现需要,让幼儿自己决定绘画的形式来表现作品。如在秋天主题《大树妈妈的宝宝》绘画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后,创作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有的孩子用水粉颜料和排笔为大树妈妈添画了许多橙色的树叶宝宝;有的采用油水分离画的方式创作了一幅秋天落叶纷飞的世界;有的用吹画的形式为大树妈妈吹出了许多光秃秃的枝条,树叶宝宝都离开了妈妈回到了大地睡大觉;有的用喷墨的形式给大树妈妈送上了无数个彩色娃娃;有的用颜料和树叶拓印出了不同轮廓和叶脉的树叶宝宝;有的是用水彩笔描画了许多细致、可爱的树叶宝宝。多么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品展览多样化,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美术教育,在教师眼中,是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激发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在孩子的眼中,却只是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无声的语言。它可以说是孩子与外界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借助绘画,幼儿把自己心理上的需要,情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了解表达出来。孩子的作品如果被装在一成不变的作品袋里,或是整齐固定地张贴在墙壁上,都会使作品失去闪耀的光彩。所以,在幼儿园中要经常布置形式多样的画展,把富有孩子独特个性的作品展览出来,供同学和老师欣赏,让幼儿有获得感和成就感,以次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因此,在作品展览形式方面,教师应根据绘画主题需要创设有特色的展览,让展览和作品相得益彰。不同的绘画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展览形式,有的装框,有的剪取作品的重要部分重新组合成一幅新的作品,有的墙贴,有的则以吊饰、制作成小书的形式呈现,展览形式适度个性化,会使作品更具独特效果。

虽然,我们跳出传统美术活动常规的限制,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自主地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出别具匠心的作品。但我们要摒弃那些哗众取宠的时髦绘画形式,让孩子的美术活动回归自然的本原,在真正展示他们无限童真、童趣的品台上闪耀个性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