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下的返璞归真

2018-01-22 06:29李雅怡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语文教学

李雅怡

摘要:科技时代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成为很多教师提高或改进教学方法的手段。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教学辅助手段的板书则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日益被大家忽略。本文拟从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及板书在教学中的优势出发,探讨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唤起广大教师对使用板书的重视。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使用 板书设计

近日观摩了一堂高一语文公开课,授课教师在讲解《归园田居》一文时,导入课题、出示教学目标、详解课文等各环节均用幻灯片进行展示,甚至包括教师提问,也经由幻灯片展示,待学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一节课下来,除了屏幕上的内容,黑板上无任何板书。

案例中的教师其实正是当下我们许多教师的一个缩影。科技时代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为广大学生所喜,也成为很多教师提高或改进教学方法的手段。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教学辅助手段的板书则在新技术的冲击下,日益被教师们忽略。

那么依托于多媒体技术,案例中这种看似目标明确、节奏紧凑、内容丰富的课堂教学,实际效果如何呢?课下,笔者随意翻阅了几个学生的课本,居然只字未写,全然如新。问其原因,答曰:“老师课件放得太快,来不及抄。而且有些屏幕字数太多、字体又小,看不清楚。还有老师也没说要记哪些,干脆就不记了。”

这一结果的出现可谓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诚然,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实用、多样化等优点,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的弊端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显露。

一、机械性预设,不利于课堂互动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过程中的生成,而非机械的预设重演。多媒体的使用都是事先生

成的“演示”,教师利用课件提前制作好授课内容,上课时放到哪讲到哪。教师的授课思维依附于课件展开,不能很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以至于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课堂沦为满堂灌,进一步地架空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课堂容量大,学生难以消化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一节多媒体课的容量大了很多。因为课件的密度、容量不够,会使课堂教学显得空洞、松散。但是,课件内容的增加也意味着讲授内容的增多。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要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知识点显然是很困难的,如果课前不做预习、课后不及时复习的话,更是难以消化。

三、做笔记困难,容易顾此失彼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点储存在课件里,上课时,知识点的切换是比较迅速的,学生做笔记的速度很难跟上,容易导致记录不全或记录混乱。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只顾埋头记录,根本无暇顾及老师在讲什么,也就错过了课堂上教师讲解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練,使课堂沦为机械的记录过程。

由此观之,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虽具有众多优点,但弊端亦不可忽视,它不可能代替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尤其是板书。好的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提炼,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更能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一、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脉络

每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结构。这个结构体系,用语言表达不容易全面把握。而一个好的板书则能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抓主剔次,把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链,结丝成网,形成脉络,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记录。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训练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文一边讲解描述,一边作扼要的板书,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思维的过程,引导和帮助学生展开思考。由于这一过程是随机生成的,教师可以在互动交流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学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三、建立教学信息系统,易于巩固记忆

板书用经过提取的简练文字、标记、线条等反映教学主要内容,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简明扼要而又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信息系统,把课本的多项内容纳入其中,有利于学生保持记忆,防止遗忘。

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备“板书”,一节课终了,重点、难点、分析过程等就集中在精炼的板书上。上述案例中,全课无一字板书,学生“听”完课后,印象何在?恐怕除了课上的生动画面外,再无其它。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板书之间的关系。如在处理《归园田居》一文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文章的重难点在于理解文中陶渊明表达出来的对官场的厌恶以及对田园的向往之情。因此,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包括导入、揭示课题、教学目标、作家简介、字词正音释义、课文朗读等次要内容,而对文章的解读则利用板书的形式呈现。在教师的引导分析下,学生可以把文章的写作脉络抽丝剥茧而出,在黑板上形成结构体系,进而由浅入深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找到正确解读文章的方向。而精简的板书也让学生们能兼顾听讲和记录,为课上的理解和课后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板书对课堂教学有着积极作用,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忽略了板书的使用。备好板书,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和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必会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慧敏.浅谈“板书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02):64.

[2] 程金和.谈《向日葵》课例教学中的板书设计[J].华夏教师,2014,(06):53.

[3] 马海清.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板书的设计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4,(01):70.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语文教学
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探析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