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立

2018-01-22 06:29肖玉林
赢未来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肖玉林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组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思想、教学方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创新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高效课堂。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以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升学,同时也对小学生数学思维习惯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教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应用的也越来越广,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住当前形势的变化以及小学生成长的需要,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上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构建良好的教学场景,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切实体验。

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学科抽象性较强。再加上小学生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致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不佳。此时,多种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对于解决此类教学问题有重要意义,教师只要能对其进行合理、有效应用便可有效实现教学重难点转化。情景教学法有直观、生动等多种显著优点,如若教师可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有效降低当前数学教学难度,改善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情境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依据当前教学内容,利用多种实际工具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为直观的认识、了解相关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务必要保障当前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小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只有创设贴合其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最初目的,真正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实践。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实际情境,通过“买卖”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比如:一个水杯6元,一个水杯的价钱可以买三个作业本,那作业本多少钱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刺激了学生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了“简易方程”这一概念。

二、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非常困难,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还有的教师会更多的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略成绩不好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将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自暴自弃放弃数学学习。而小學阶段不仅是学生数学的启蒙阶段,更是打基础的阶段,如果学生此时就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肯定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特别是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要给予更多鼓励,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三、创新教训模式,构建良好课堂互动关系。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情绪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对改进中小学数学教学,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想法,鼓励学生和肯定学生的发言,使“一言堂”的教学变成为活泼、主动、积极地探究式教与学,数学课堂教学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品尝成功获得甜蜜,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能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師或讲一个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题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也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四、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增强小学生的生活体验。

数学是一门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决定了数学教师不能只是抱着教材不放,而是要将数学学习的外延与现实生活的外延结合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一方面收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生活走向数学。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要善于收集与整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中提取抽象成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从数学走向生活。数学的价值就在于服务于现实生活,用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为此,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实践性题目,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这既是对知识理解的提升,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周启玲.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2018(27):119.

[2] 王莹.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2(09)

[3]杨福荣.浅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8(20):79.

[4]张玉存.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7(30).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